返回第四十七章 远行  大宋养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还没打仗,到处都是难民,要是打起来的话,他不敢想象。

他现在开始理解母亲,为什么宁愿放着香水生意不做,也不能用自家的粮食酿酒。

酒水又不能抗饿,但粮食可以救命啊。

他也理解,为什么一枝花居然能做出假成亲,骗礼钱的事了。

因为山贼们也穷的叮当响。

他也清楚了,为什么叔叔和管家想尽办法,只是为了跟高家和谈多点筹码。

不是不敢打,只是一旦打起来便是两败俱伤,看看这些难民的惨状就知道了。

难道自己对大宋的文人治国有误解?

队伍行了三天,自己也才接触到这乱世的一角,内心便痛恨乱世。

那些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他们岂不是比自己更痛恨乱世。

难道说赵大,赵二他们不清楚文人治国的危害?

他们肯定是知道的,但经历过乱世,他们宁愿选择文人,也不愿意国家再乱下去。

手握兵权的藩镇节度使,是绝对靠不住的。

没办法,他们只能选择文人,然后赋予文人各种特权,甚至用很极端的手段打压武官,防止藩镇割据再次出现。

甚至他两把亲身经历得出来的经验,当成了祖训放进了太庙之中,告诫后世的皇帝都不得违背。

昨天秦欢还在痛恨赵二,当见过什么是乱世,什么是民不聊生,他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思想到底是对,还是错。

他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痛恨赵二,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生活在这个时代,也不曾体会到乱世的可怕。

那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喷子,永远不会是结合当时的环境来喷。

他们甚至没见过战火绵延千里,万里之地寸草不生,人迹罕见的景象。

也从来没见过,也从来没想过,人吃人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所以昨天秦欢像大多数喷子一样,才会发疯似的想要踢赵二。

虽然秦欢很理解赵二的治国方针,但他还是迈不过痛恨赵二的这道坎。

没别的原因,他就是不喜欢赵二,哪怕他文人治国的理念有一定的正确性,他也不喜欢。

感慨了半天,秦欢不由自主的喊道:“赵二”

昨天见面以后,秦欢就给他起了外号。

读书人出生的赵二,肯定嫌弃这个外号,可没办法,胳膊别不过大腿。

一通感想过后,秦欢再见到赵二,感情很是复杂。

“秦兄叫我?”

“额……把衣服脱了。”

赵二有点搞不懂了“这是为何。”

秦欢拍了一巴掌说道:“叫你脱就脱,费那么多话干嘛。”

说完,秦欢率先脱下了上衣,然后队伍中其他人也跟着开始了。

猴子最终出个好主意,乔装成难民便能少点麻烦。

秦欢也不想穿着破烂的衣服,脸上还要抹上一层灰。

可不这样做不行,也许到不了兴元府,他们就会被抢光。

见大伙都开始换衣服,赵二笑了笑,也跟着照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