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黑手  明末雄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良栋着实没想到会牵连到自己儿子,他伸手指了指外边,叹气道:“京城粮价疯长之事,你应该知道了吧?”

“嗯!”张泽点点头道:“我正奇怪呢,就算京城粮价上涨也不敢该这么疯狂啊?”

“这才只是开始,重头戏还在后面呢,这粮价再涨上一倍也不是不可能。”张良栋喝了口茶,却觉得这茶越喝越苦,索性直接倒了。

张泽听出父亲话中有话,道:“爹的意思是这粮价上涨背后有人推动?您之前说得罪人,是指他们?”

“对,前几日,有人找上为父,告诉我将粮价按照他们定的价格调高,我没理会。不过,我还是同你向伯父打听了一番,这才得知背后有徽商、浙商、晋商的影子,他们想要炒高粮价。”张良栋愁眉苦脸道。

张泽皱了皱眉,不解道:“无缘无故炒高粮价,朝廷岂会坐视不理?他们就不怕朝廷秋后算账?”

“怎会是无缘无故?不是有消息说是朝廷要加征商税吗?这不是现成的理由,以他们的精明岂会给朝廷借口?”张良栋在院中,边走边说道。

张泽沉思片刻道:“这消息我倒也听说了,但是陛下并未下旨,朝廷也没有任何动静,他们为何要做这番动作?难道是要逼朝廷放弃加征商税的打算?”

张良栋小心翼翼看了看周围,见四下无人,这才将儿子拉到一旁,小声道:“一开始我也不解,不过后来你向伯父喝醉说漏了嘴,好像是因为辽东?听他的意思,辽东这场仗要打上两三年。你想想关外十几万大军每天耗费要耗费多少粮草,皇帝前不久下旨废除了三饷,再有大明各地灾害不断,朝廷的税收肯定大减。粮食不够,但前线仗还要打,到时候朝廷只能多买粮。”

“丧心病狂!”张泽听完胸腔简直要爆炸,眼里一个劲儿地冒火星,咬牙切齿道,“为了区区一己之私利,视国家之事为儿戏,发国难财,他们就不怕遭雷劈吗?他们也不想想若前线军队因为粮食短缺,从而败给建奴,会造成什么后果。我大明将士在前线浴血厮杀,他们却在背后捅刀子,该杀!”

张良栋听到儿子的话,上前一把捂住其嘴,扭头张望,见无人听到,松了口气,叮嘱道:“此事,你自己知道就好了,千万不要往外说。”

张泽不可置信望着父亲道:“爹,你平时可不是如此教我,他们做下这等事,孩儿如何能坐视不理?”

张良栋双手紧紧握着张泽的肩膀,耐心道:“泽儿,爹问你,你可曾听谁提起过辽东战事打两年?同窗好友也罢,老师也好,他们可曾提过?”

张泽微微蹙眉,思忖片刻,缓缓摇头道:“那倒没有,我们倒是讨论过辽东战事,锦州困守孤城,想必无法坚持太久,朝廷派大军解锦州之围,当然是越快越好。我听在兵部的好友吴卿说过,兵部尚书已经上奏陛下催促蓟辽总督尽快出兵,朝中上下好像也是这个意思。”

“那就对了,你想想朝廷一丝风声都未传出,如此机密之事却能被这群人得知,他们背后势力得有多大,螳臂当车的傻事不要去做!”张良栋苦心劝道,“你不想想自己,你要考虑这个家啊!”

“那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肆意妄为不成!”张泽只觉得胸口像是堵着什么似的,一拳狠狠砸在石桌上,发泄心中可苦闷。

张良栋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没见识过,拍了拍儿子肩膀,道:“这件事就算你闹到朝廷,他们也不会有事儿,到时候他们只要将粮价上涨推到朝廷加征商税头上,就能撇得一干二净。

之后,他们会立刻下调粮价,但是粮价肯定恢复不到的斗米三百文,可能四百文,也可能五百文,他们就是这么打算的。无论你做什么,他们依然会安然无恙,目的照样达到。”

张良栋之所以讲事情说的这么露骨,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偷偷做出什么傻事,绝了他的念头。

“孩儿知道了。”张泽听完父亲的话,颓然道。

张泽正要返回屋之际,管事张福忽然慌慌张张跑进后院,边跑边喊道:“老爷不好了,粮铺外了一群人,嚷嚷着要砸咱们的粮铺!”

“怎么回事,说清楚!”张良栋被张福的嗓门喊得头疼。

张福气喘吁吁道:“来人说他们买了咱家的米,回去发现米中掺有砂石。”

“走,去看看!”张良栋匆匆赶往粮铺。

张记粮铺外已是人满为患,因张记粮铺米价便宜,买米之人人本就多,再有人这么一闹,一下挤满了街道。

六个汉子堵在粮铺门外,身前各自放着一口装米的布袋,他们从布袋中舀出一捧米,不断叫嚷着:“大家看看,这是就他们张记粮铺卖的米,坑人呀,一袋米中半袋沙石,他们这是卖米,还是卖砂石,奸商啊!”

六人边说边手捧掺着砂石米给围观百姓看,惹得前来买米的百姓阵阵惊呼。

张良栋听完张福的话,差不多已经猜出外面来找茬儿的人是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