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征程3  两汉将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松抵达护羌城的当天夜里,窦况召开了第一次战前会议,这也是赵宁和严朗参与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作战会议。

全军校尉以上的军官和参谋全部聚集在护羌城校尉府,时值冬月,大厅中央的火塘里燃烧着熊熊烈火,将整个屋子烘得和夏日一般温暖,甚至有些发热,但将军们全都身着铠甲,端端正正地坐在各自的席位上。赵宁和严朗以亲随身份坐在最角落,虽然只穿着单衣,仍旧热得嘴唇有些发干。

窦况站在一幅巨大的西海郡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根马鞭,面色阴沉:“人都到齐了?”

“回禀窦将军,齐了!“行军长史公孙询坐直身子,拱手回答。

“诸位,情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许多啊!“一开口,窦况就给在座的诸位将军参谋泼了盆冷水,”羌人并不像某些人在奏折里写的那般不堪一击,当然我也从没这么想过,否则那程永程太守,又怎会被人像赶狗一样赶回长安呢?“

众人闻言,全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便是窦况的本事,既告知了众人他们面对的敌人不弱,需要谨慎对待,又缓解了过于紧张的气氛,让接下来的作战会议更加融洽和顺利。

“这几日诸位在休整士卒,本将军可没有闲着,在护羌城里来回跑了好几趟,终于弄清了哪家羊汤铺子的汤味最浓,羊肉最膻!“窦况摆着一幅严肃的面孔说着笑话,反而显得很认真,”大家不要以为这算不得什么大事,让士兵们填饱肚子,那可是天大的事儿!不吃饱哪有力气打仗啊?“

“窦将军所言甚是,只是咱们何时出兵进攻啊?“说话的是监军王熙,摄皇帝王莽的族侄,他到这儿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着窦况一干人等,是不是尽心尽力为朝廷分忧。因此这作战会议开始半天,窦况却一直在开玩笑,让他有些不满。

屋内众人没好气地看他一眼,都不接话,王熙讨了个没趣,便也揣起手闭上嘴巴。

“王监军莫要着急,我们远道而来,又是急行军,将士们劳累不堪,此时出击完全是给人家送肉吃。“说着,窦况还盯了一眼张松,后者惭愧地低下头,”如今我们要做的,是让将士们好好休息,当然,同时还要探清羌人的动向。“说罢,窦况朝佐军司马吴霖摆摆手,让他走到地图前继续会议。

“诸位将军,根据本地探子回报,此次羌人出兵约在四万,分别由庞恬领兵三万,傅幡领兵一万。其中傅幡所部已经探明,驻扎在盐池,庞恬所部则不知所踪。有百姓称,于须抵池附近见到过大批羌人,而且拥有大量马匹,极有可能是庞恬部。“说到这里,吴霖稍微听了一下,看看张松,见对方没什么反应,才继续说道,“数日前张松将军在西海附近遭到伏击,应该是负责往来庞恬部和傅幡部的接应军队,人数虽然不多,当清一色为骑兵,并不好对付。”

“诸位可听明白了?“等吴霖说完,窦况立刻接过话头。

“明白!“众人异口同声回答。

“光听明白可不行,还得想想怎么做!“窦况再次走到地图前,马鞭从盐池往下一路划到须抵池,”这两处中间,大部分都是山地,中间还有西海阻隔,我军对此地并不熟悉,一旦开战,极为不利。“

“可以在百姓或者当地郡国兵中找些向导。“公孙询说道。

“公孙长史言之有理,本将军正打算向金城郡守库钧索要两万郡国兵作为补充,不然只凭我从长安带来的一万北军,很难打赢这场仗。“窦况轻捻胡须,点头表示赞同。

公孙询思考一阵开口道:“这库钧大人可不是好与的主,想找他要人,只怕有些困难。”

“所以,这件事还得拜托王监军!“窦况面对王熙,恭恭敬敬地施礼,”还请王监军去往金城一趟,替我等要两万人马来,王监军万莫推辞!“

“这是国家事,某自当尽心,不负陛下之托!“说着,王熙拱手朝长安的方向拜了一拜。

“如此,多谢王监军了!“窦况再次施礼,然后转过身来面向众人,”诸位,在王监军要回人马来之前,绝不能轻举妄动。“

“诺!“众人又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此外,西海不比中原,毕竟是蛮荒之地,地势又极高,我怕将士们多有水土不服。这几日诸位一定要睁大眼睛看着,尤其是饮水之事,乃重中之重,马虎大意不得。平日训练也要注意数量多寡,就算是本将军,这几日动得剧烈些也感到头晕脑胀,吩咐将士们务必注意!“

“诺!“

“还有其他事吗?“窦况环顾四周问道。

“启禀窦将军,末将以为还应该多派探子四下搜索,好探明羌人主力位置,也好有所准备。“张松突然坐直了身子说道。

窦况点点头:“看来张将军也知道知耻而后勇,言之有理,这样,本将军给你一千精骑,往须抵池探明虚实!”

“末将领命!“张松对于这样的决定颇有些喜出望外,这可是立功赎罪的好机会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