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古寺灭僧  季如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快的剑,难怪这么...”空明叹了一口气,“难怪这么猖獗......”。

地上除了积水,已经没有了人影。

藏经阁的门被两个小僧推开。

“不用追了,你们追不上的。”空明叹气,出言阻止。

一刻钟过去。

华坛寺住持空性老僧带着一群僧人奔到了藏经阁门口。

空明作为藏经的镇阁长老,站在了藏经阁门口,合十候命。

“师弟,那魔头何在?”空性对着空明问道。

空明老僧又一次叹了口气,“没了。”他顿了顿,继续道,“师弟也没了。”

当然两个‘没了’的意味完全不同。

丧钟六响,华坛寺,罗汉堂,空字辈的高僧被杀。

......

惜云湖畔。

春日中午。

惜云亭中。

微风拂面,杨柳依依,尚且细雨朦胧。

一个壮汉,身高九尺,一身阔布锦衣,一头披散的头发,一张国字脸,颇有英伟之气。

亭中,桌上,酒菜齐备。

两个丫鬟垂侍在一侧,他们似乎在等人。

一个飘飘散散的身影在惜云湖荷叶上轻点,几个呼吸之后,惜云亭的倚栏上多了个品酒的落拓剑客。

季如歌饮了一口浊酒,冷漠的声音响起。

“可听见了钟声?”

听了季如歌的话,壮汉负手身后,看着细雨散在宁静的湖面上,散在翠绿的荷叶上,散在湖中游船的船篷上。

微波粼粼,荷叶晃荡,游船依然。

“丧钟六响。”壮汉转身,皱眉,“不过钱只能先给你一半,剩下一半等确认死的是空见才能给你。”

壮汉递了一个眼色给一个丫鬟。

不多时,桌上多了一沓银票。

季如歌喝了几口酒,缓缓的站了起来,一把抓过,揣入怀中,走到亭边,对着一边等着载人渡湖的小舟道:

“船家,醉雨楼。”

船家闻言,急忙起身,撑了竹竿,移船相近。

季如歌在亭子上微微一跃,落入船中,进了船篷。

“好勒,走咯.......”

船夫高声吆喝,细雨小舟,清波荡漾。

亭内,酒菜尚温。

壮汉坐下,端起桌上的酒杯一口饮下。

“明日派人去华坛寺烧香,查探一下空见是否圆寂。”

两个丫鬟躬身道:“是,公子。”

此书生打扮的汉子乃是扬州江南商行的掌舵者——陈道风。

陈道风见季如歌的小舟已经走远,适才缓缓从怀里摸出了一张锦帕,上面绣着一对鸳鸯,侧角两个红线绣的名字,一个道风,一个月茹。

他的话语有些哽咽,自言自语。

“月茹,你听,你的仇已经报了。”

陈道风嘴角微微一扬,眉间的浓愁缓缓散了一些。

在一个土船夫的眼里,一个落拓的江湖客挣了惜云湖边富商的银子,去青楼风花雪月,终是饮食起居那般平淡无奇。

“走了!”

船夫看了一眼带着斗笠离开的蓑衣扬细雨的身影,意味深长又一声吆喝,撑起竹竿,划着小舟远去接客。

细雨如愁,满湖尽撒。

撒了醉雨楼上青瓦湿透,顺着瓦槽流了屋檐下一盆的春雨。

楼内,轻纱幔帐微微帘动,香炉内涵香四溢。

醉雨楼乃是扬州有名的青楼。

季如歌披着蓑衣,穿过蹿动热闹的人群,在几个胭脂粉黛浓烈的妓女拥簇之下,上了阁楼。

嘴角长着带毛大痦子的老鸨扬着手里的绣花手绢迎接了过来,他从怀里抓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了过去。

“阁楼雅间。”

老鸨接了银票,笑的合不拢嘴,难得一个江湖客人,会出手这般阔绰。

“好勒,兰儿,来,送给人去柳阁二号雅间。”老鸨笑嘻嘻对着身边的一个小丫头高声呼喝道。

小丫头领着季如歌上了阁楼,去了二楼角落的一间雅间。

丫鬟走后,老鸨领着一众姑娘走了进来,要季如歌选一个,季如歌随手点了一个,让她下去准备。

人散之后,他脱下斗笠,蓑衣,桌上留了又留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一张约莫三十年纪的脸以肉眼可见的变化,变成了一个年方二十的俊朗少年,这才是真的季如歌。

一个自幼就背熟且修习了错骨易容术的季如歌。

诚然,凶名季如歌早已江湖满,二十出头的少年,他用的却不是真名,而是假名,无姓,只唤作小雨,多数时候只是一个路驿卖酒打杂小厮。

他打开湖畔依柳的窗户,轻轻跃了出去。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