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书走后蒲素上了自己的车,绕了几个圈子确定安全后才往作坊开去。
今天的后备箱装着满满的补给品,包括后面作为都被香烟和酒以及各种肉类塞满了。这是早上从大宅抽调出来的,稍后老任会给那边补上。
半个小时候后,在作坊卸下了补给又带出四名技师。其中两名在大宅放下,他们将在这里设计隐蔽的车库出入口。
另外两个技师他则带回了自己的寓所,让他们帮忙在这里布置墙壁机关。顺便把原来的机关改造成两面翻转。
现在李文娟来了,以后她需要经常越过围墙从隔壁出去,到电台所在地发报。如果还是和原来那样,需要绕一个圈子回来有些不安全。
隔壁现在是“索菲亚冲锋队”的驻地。李文娟每次过去发报时可以让一两名队员在外面帮她望风,可以提高不少安全性。
昨天李文娟和白曼彤出去采购不了东西,甚至连居家摆设都买回来不少。
聚餐结束后蒲素就和顾楫去了大宅,现在到了石库门一看,完全变了样。里里外外布置的完全就是一个正常家庭,甚至院子里还养了一只小黄狗和一条狸花猫。
楼下堂屋里也挂了字画,原本空荡荡的桌上还摆放了茶盅和茶壶。两侧还摆着落地花瓶,就这么几样东西置放进来,立刻就有了生活气息。不再是之前那样一看就是单身汉的住宅,冷冷清清了无生趣。
而楼上布置的更是一番新气象。那间原本一张床一张书桌的陋室现在是一团锦簇,已然成了一间十分温馨舒适的休憩之所。
和两个技师指了指相隔的那堵墙面,再一次讲明了自己的思路和要求后,那边立刻就要开工。技师在丈量尺寸时,蒲素让李文娟去隔壁叫了两个队员,拎着大锤过来当助手。
李文娟是北平人。眉眼间虽然颇有几分江南女子的婉约清秀,骨子里却还是北方女儿的气质。此时身着一件织锦缎滚边旗袍,外面披了一件西式大氅,显得非常的干练时髦。
原本白曼彤今天还要带李文娟去百乐门做头发。
上海这个摩登的地方,尤其在服饰和修饰上非常在意。不是实在揭不开锅的人家,哪怕打肿脸充胖子,寻常人家出门都非常注重仪表。
像李文娟现在这种身份的太太还顶着童花头出门的一个都没有。
只是蒲素让她等两天这边完工了再去,不如打电话给白大夫让她到这边来坐坐。
学长刚走,白大夫心情肯定苦闷。不如让她到这边,和李文娟相互间也是个陪伴,而且可以给李文娟介绍不少上海的情况。
等李文娟打完电话说白大夫等会就过来时,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封信交给李文娟,让她转交给白大夫。
那是学长让他转交给白大夫的私信。信封捏在手里感觉很厚,顾楫这两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写这封信。
早上白大夫连在码头亲自送行都不行,一会儿看到这封书信对她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安慰。
本来他就在想亲手交给白大夫大概会有些尴尬,现在由李文娟转交则再好不过。女人之间方便说话,李文娟还可以宽慰一下白大夫。
把这边事情一件件交代给了李文娟,告诉她这几天就在隔壁搭伙。到饭点了那边会把饭菜送过来,只不过是俄餐,估计她吃不惯。
只是无论如何这边的伙食要比边区好多了。那边官兵和军民都一视同仁,哪怕她是机要报务员,也是三餐小米饭。
蒲素在那边的时候因为带队训练,强度太大,所以吃的都是小灶,相对还好一点。边区节衣缩食积极抗日,长期面临日军物资封锁和武装袭扰,条件确实艰苦。
而他,从现在开始将要竭力帮助边区改善这种情况。
畸形繁荣的大上海应有尽有。日本人不是搞封锁吗?那干脆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把需要的物资抢过来吧!
趁着白大夫还没到他和李文娟打了个招呼就出了门,然后开着车按照老任之前画的地图在沪西和公共租界转了几圈。
中途他几次停车步行,一边观察一边在脑子里勾勒地形图。这时一次外围观察,行动前起码还要再来几次,起码要有一次抵近观测。
而虹口日军防区因为需要日本签发的通行证,他暂时进不去。老任在托关系给蒲素办通行证,据说他找的是几个虹口的“爱国汉奸”在帮忙办这事。
沦陷区里其实相当数量的汉奸只是混碗饭吃,到不都是大奸大恶之徒。平时也只是做些维持日常秩序的工作。老任认识几个大汉奸常玉清手下的门生,帮他搞一张通行证问题不大。
沪西位于上海市区西部。民国27年(1年)12月合并漕泾、法华、蒲淞3区设置。因处当时上海西部,故名。另一个名称更是大名鼎鼎,上海本地人和外国人都把沪西直接称为“沪西歹土”。
上海沦陷后,沪西地区为日伪政府管辖区域,但越界道路范围内的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