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一门  经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信走到书房门前,轻敲了三声,“兄长,我来了。”

“进来吧。”

和太子杨洪一般的温文尔雅,不过自己这位兄长的声音中,却要多出三分冷清。

不过和印象之中并无什么差别,这就是赵伦的性子。

轻舒了口气,赵信推门进去。

这院子里有两间书房,一个小书房是赵伦自己用的,另一个大书房,是专门给赵敬之预留的,面积稍大,平日都是空着。

此刻,书房里面,正坐着四人。

中间的是主位,赵敬之人不在,自然是空了。

左首第一个,坐了个估计五六十岁的老人,头发略显花白,留着胡须,手中正捧着一本书在翻看,正是云野中宗的二长老,太常少卿赵宏骞。

而在赵宏骞身边陪坐的,是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士子,鲜眉亮眼、神采英拔,只是眉目中带着几份冷清,正向着赵信望来。

这自然就是赵伦了。

赵信此刻真见了,也不由的感慨,赵敬之这一家的基因,是真好啊,其他的不说,单着相貌姿容,便要让人高看一等。

当然了,这一番感慨,却是把他自己也给算进去了。

再看右边,为首第一人不过四十出头,虽然穿着常服,但看那精神气头,便知是个武人,自然就是金吾卫中郎将赵敬廷了,只是此刻这赵敬廷却似有几分着急不耐,也不知为何。

而在他身边,另有一个中年人,也有三十多岁,容貌儒雅,也正向赵信看来,目光温和中带着好奇,却不知是何人。

将房中四人都看在眼里,赵信和赵伦简单打了个招呼,这才开始向赵宏骞他们行礼,“赵信见过二长老,见过七叔,”说着,目光落到第三人身上,“这位是……”

赵伦刚要开口,赵宏骞却将书放下了,看了赵信一眼说道,声音淡然的说道:“这位也是你的族叔,叫赵士懿,从燕国回来的,刚入京不久,你没见过,现下任鸿胪寺少卿。”

燕国回来的?云野北宗?

云野赵氏三宗,分属周、楚、燕三国。

云野北宗原本便是在燕国扎根,只是前些年燕国大乱,云野北宗受了牵连,一部分族人便南下逃入了周国,被朝廷安置在了冀州,还给了信都侯的爵位。

北宗这些人,入周之后一直颇为低调,听说族内一直都在接触,想让将这些人归入中宗,好壮大中宗实力,但一直没有成功,不知眼下怎么走到了一起,今日又为何过来。

而且这位赵士懿的官职也很有意思。

鸿胪寺少卿,虽不及赵宏骞、赵敬廷二人,可一入京就得了从四品上的官位,起点可是不低。当然,最让赵信觉得有趣的是,这周国的鸿胪寺,乃是专门负责对外使节往来的。

让敌国的叛臣来充当外交官员,这其中,又有什么意味?

赵信正在心中咂摸着,却听赵伦轻咳了一声。

赵信立时回神,嘿笑一声,这才冲着那赵士懿行礼,“赵信见过族叔!”

赵士懿笑了笑,拱手回了一礼。

赵敬廷最是心急,也不理会其他,直接就向赵信发问:“都是家族一门,别这么多礼数了,你快给我说说,前日太子遇袭,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听说你当时就在太子身边,还立了功?”

果然还是为了太子遇袭一事来的啊。

也是,太子遇袭一事,必将在周国掀起天大风波,权贵世家不管是否牵涉其中,势必都要关注。

而且,自己这位七叔所在的金吾卫,负有京都巡查警戒之责,虽说刺杀事件是发生在城外,但毕竟距城不远,在太子发了求援火信的情况下,金吾卫迟迟未能出现救援,真要是追究起来,怕也是难逃其咎啊。

呵,也难怪赵敬廷如此着急了。

但赵敬廷着急,赵信却不着急。

一圈人见完了,赵信当是在自己家,也不客气,就要找地儿坐下,见厅中没有椅子了,便寻了起来。

赵伦见了,微蹙眉头,不过赵士懿却看得有趣。

赵敬廷更是不耐,直接站了起来,“别转悠了,要不你坐我这儿,我站会儿?”

“别别,七叔你坐,小侄我坐这个就行了。”说罢绕过屏风,搬了个圆凳子过来,这才坐下。

“好,坐下了你就快说。”

赵伦也挑了眉头,终于开口,“二弟别胡闹了,长辈问你话,你就说吧。”

赵信叹了声,当下便又将遇袭之事说了一遍,连带司马畅被擒,左领军卫冲击太子车架之事,也说了清楚。

赵信这一番说完,赵伦和赵敬廷还好,神色依旧平静,赵宏骞虽说神色有些凝重,但也算镇静。唯有赵敬廷,神色一直变幻起来,特别是在听到司马畅被于志宁下令拿下的时候,更是阴晴不定,表情难看。

赵信见了,接着说道,“当时金吾卫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