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卢庆之死  经略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信往来东宫时,在太子身边见过好他几回,虽然没有多少交往,但也可知太子的器重。

只见他也是摇头,轻声开口道:“若是殿下遇袭案调查清楚,卢庆罪名敲定,那他哪怕不死,只是入狱,对宁王也是打击。可现下,罪证未明的情况下,他就这般死了,怕反倒不好……”

“这一番风波,怕是难以维持,就要落幕了。”

这……

崔元养怔了怔,张了张口,想要反驳追问两句,但见太子冷着脸,他虽然才智不够不明缘由,但身为家令,眼力却是有的。

当下就闭了嘴,低下了头。

赵信听了洛上宾的话,也点了头,他现在也是猜到了些。

太子杨洪,因为身为正统,性情又是文雅谦和,故而最受文官及天下读书人的拥戴。至于宁王,则因为性情和经历,拥护者多在行伍之中。

不过卢庆算是一个特例。

卢庆身居尚书令的高位,早年间还曾著书立文,在文坛也是大家,正如崔元养所说的,乃是盛名海内之辈。

宁王归京不过数年,却能在朝中站稳脚跟,甚至参与争嫡,和太子分庭抗礼,皇帝的纵容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这位卢庆的支持,断然也不会有今日局面。

卢庆之死,于宁王而言,确是一大打击,说断了一臂都显得轻了。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死,意义才会重大。

赵信和田启盛等人,之前其实都想错了。

寻常人在这时候自尽,确实是会被看作畏罪而死。

但似卢庆这等名冠朝野之人,做出来就是不愿受辱之下的悲壮激烈之举,形同是被逼死。

这么一来,朝野间原本倾向于太子的清议,说不定就会因此扭转。

而且,更重要的是,宁王和太子之间,原本维持的的平衡,也瞬间就被打破。至少在朝堂之上,宁王失去了声音,彻底落入下风。

这对太子,自然是好事。

只是,深居紫微城中、高坐龙椅只上的那一位,会怎么看,会乐见如此吗?

……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