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王集  经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如赵信所猜测的,王集虽然表面上说是东宫幕僚,但实际上,确实是太子的家臣。

家臣和幕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幕僚只是收钱办事,是雇佣的关系,而家臣却是将身家性命全部维系在了太子的身上。

说句不好听的,东宫太子府万一有一日真出了什么事情,眼下这些太子幕僚们,可能只是丢掉饭碗,但家臣们却是可能将全家的性命都搭进去。

王集便是太子家臣,家臣的缔结,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立的。

家臣必须能够别地的将身家性命托付于主君,而主君也必须完全的信任这个臣属,如此才能缔结主君与家臣的关系。

王集既然已经成为了太子家臣,这已然能够说明太子对他的信任了。

而王集在东营的任务,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太子对他的信任程度,这就是微太子监控东宫卫率诸军。

东宫卫率诸军归属东宫,负责拱卫太子。

这对太子而言,也是双刃剑。

有东宫卫率诸军的拱卫,东宫的安全自然是更有保证。可是同样的,若是东宫卫率不够足够可靠,反过来威胁太子,那他们对太子的威胁,也是比谁都要容易,威胁也是更大。

由此可见,王集受命监控卫率诸军,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当然了,这般繁重之事,自然不可能是王集一个人所能承担,能完成的,不过王集无疑时其中一个比较重要,关键的角色。

而这个监视东宫卫率诸军得任务,基本上是自从杨洪入主东宫以后,便开始了,至今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东宫卫率诸军,上下总数将近万人,除开底层的战兵士卒,余下各级将校军官,总数也有数百人之多。

而王集等人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收集这些军官将校们的资料,确定他们的身份和倾向。

虽然为了避讳,不至于引起皇帝猜疑,东宫轻易不会去拉拢这些人,甚至都不会去接触。

但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不殆,太子的敌人们情况不容易掌握,但自己的情况总还是要掌控的。

只是不论原本的太子,还是如今的王集,恐怕都没有想到,前期所做的准备,竟然在这时候,先派上了用场。

……

王集事先和赵信约好了时间,第二日一早,便是来到了勋卫府。

王集来的已然够早,不过发现赵信竟然已然再等他了,这倒是有着出乎他的预料。

赵信远远得看见王集,只见他身穿着一身并不起眼的灰衣,带了两个随从走了过来,赵信立时先一步迎了上去。

二人见面,打过招呼,赵信就直接开口说了,“王先生,太子给的时间很紧,我们也就不多客气寒暄了,先办正事,你看如何?”

“赵旅帅所言正合我意。既然已经来到了这勋卫府了,就先从勋卫府开始吧。”

“确实正好。”

说吧,赵信便引着王集往勋卫府的军营中走去,路上赵信说道:“侍卫营的组建,事关太子安危,在下不好有丝毫得马虎,不过太子给的时间太紧,让我做起来,也确实感到有些仓促。不瞒王先生,侍卫营的战兵军卒,我倒是已经有办法去挑选募集,只是营中各级军官,尚且海存在欠缺,而我自己所认识的,却也没有多少可用的,这实在是我眼下最头疼得事情了,不知先生可有什么能教我的?”

赵信先前便猜测了王集的身份,则揣测了一下,知道王集奉太子之命过来,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提侍卫营选将。

这其中应该也是有着两层含义,一个是明面上的,那就是帮助赵信挑选到可靠而且可用之人。

第二个确实暗藏于表面之下的,不可明说的,那就是为了防范赵信了。

赵信一手组建侍卫营,所有的兵卒将领都由赵信来挑选,这就导致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侍卫营从组建之初,便深深打上了赵信的烙印。

赵信若是真对太子忠心不二,那这侍卫营就是赵信再太子身边的进阶之资。可万一赵信要是心怀不轨,那就是问题了。

当然,赵信眼下已经表明了对太子的态度了,太子对他也还是很信任的,否则也不会将组建侍卫营这等重任交给他。

但这信任却也还不到能够让太子全心全意的信任,一点都不戒备的程度。

这时候,让王集过来帮着挑选侍卫营的将校,便是一种戒备,或者说是预防。

赵信早看透了这点,不过到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实际上太子真要是对他彻底放心,什么防备都没有,那反倒是要让他不安了。

一个太过容易轻易别人的主君,可不算什么好事。自己虽然没有心怀不轨,但谁知道主君下一个信任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不过赵信虽说看穿了这点,不过却是没有丝毫表现出来,嘴上说出来,依旧还是请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