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章 练兵之法  经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信领着侍卫营,游走在大军之外。

其余各军,或许要进入河南地界,才需要真正的进入战斗的紧张状态。

倒是侍卫营却不行,在这行军的一个月里,是侍卫营整合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最后机会,赵信势必要将其抓住,所以对于其余诸军而言,这一个月或许只要抓紧行军,但赵信和整个侍卫营,确实既要行军,又要训练。

对于古代军队的训练方式,赵信也是有所了解。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训练,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士兵的身体素质,第二个是士兵对于各种兵器的熟练使用,至于第三个方面,则是军队作为一个团体的阵列与配合。

士兵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训练的方向主要是力量以及战斗技术。力量上的训练,可以是举石锁,而战斗技术,通俗来说,就是摔跤、搏杀等格斗训练。

第二大方面,是兵器使用的训练。冷兵器时代的兵器种类也是繁多,个人近战的有刀枪剑戟,远程的有弓箭弩箭,此外还有大型兵器,譬如投石车、攻城锤等等,士兵们按照分工不通,所需掌握的也各不相同。当然,这其中也有相对重要和普遍的,那便是骑射了。骑是骑术,射是射箭。骑兵就相好比后世的装甲部队,对于步兵的优势可想而知,而弓箭,是冷兵器时代最主要的远程攻击方式,重要性也可想而知。

以上这两个方面,所涉及的,大多都是士兵个人。

赵信所统领的侍卫营,其中士兵将校都是从东宫卫率诸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所以这个人素养并不欠缺,甚至都是优秀之选。

眼下的侍卫营,最欠缺的,其实正是第三个方面,也就是阵列配合的训练。

这是磨合军队,增强军队凝聚力最重要的一换,缺少这一环,在精锐的士兵,放在战场上也不过是无组织的乌合之众。

只有经过这训练磨合之后,将一个个士兵个体凝聚成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战斗力来。

完成了组织,凝聚成一个整体的军队,即便其中个体的战力不是特别精锐,凝聚成为一体之后,也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现代军队主要是通过严密的上下组织和重复的整合训练来达到这一目的。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在组织上要差一些,而训练上的方式于后世也并不相同,大多是通过一些阵列的组合训练来进行。

若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种训练模式自然是有些落后,不过就现时士兵们的认知而言,却也算是有效了。

那阵列训练,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冷兵器时代真正能够掌握并且运用的,就能称得上是精锐了。

若是在平时,赵信并不介意尝试一下,这样的训练是不是真的有效果。

不过眼下他自然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而将训练和行军结合起来,这就让赵信不得不相处一个新的训练方式来。

不过赵信毕竟是后世的灵魂,论起聪明才智,这时代或许很多人都能超过他,但若是论起见识眼界,能和他相比的就少了。

所以,对于那练兵方式,赵信也就有了打算。

侍卫营的军制,自下而上也是伍、伙、队、旅、团,全营总共有两个团,计五个旅。

其中每个团辖两个旅,剩下一个旅归赵信直接统领。

想要培养士兵们的凝聚力,其实也就是培养他们的归属感。而团体的一起合作战斗,无疑是最快建立归属感的一种方式。

为此,赵信将整个训练和行军,分成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五六天左右。

第一阶段,是在各个队的内部,以伙为单位进行的对抗,选出每个队内最强的一伙。

第二阶段,是队与队之间的对抗。

第三阶段,团与团之间的对抗。

第四阶段,赵信通过太子,和护卫中军侧翼的游骑营取得联系,进行侍卫营和游骑营间的对抗。

到最后第五阶段时,侍卫营基本上已经要进入战区了,所以这最后一个阶段的对抗,实际上就转做了实战,乃是以和敌军的对抗,来凝聚侍卫营的整体。

全部五个阶段的对抗训练,一步步的深入,一步步的扩大,赵信跟有信心,通过五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将眼下还散漫的侍卫营,凝聚成一个真正的整体,成为一支真正可以让太子依赖的强军。

……

离城十里,有一座勒马亭,又叫十里亭。

古人常说十里相送,到了这里,送别的人也就是可以停下脚步了。

赵信也在这里停下了脚步,他自然是没有人来相送,不过侍卫营的训练,从此出就要开始。

之间赵信的侍卫营从行进的大军之中脱离了出来。

数万大军绵延向前,侍卫营一千余人从中出来,根本引不起半点波澜。

只见赵信侍卫营在一处平坦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