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 援兵到了  经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慕容哼看着那十几台缓缓移动的投石车,脸色微沉。

稍稍沉吟了半响【】,慕容恒看了眼那越来越近的周军骑兵,忽然开口来,“来人,给本王把胡奎将军叫来!”

当下便有一人应声而去,片刻,便是带来了一为将领,自然就是胡奎。

胡奎乃是燕军当中的一员汉将,也正是新昌军的主将。

新昌军乃是有燕地汉人所组成的一支军队,虽然在装备相对差一些,但是战力却也强悍,和最精锐的龙山军,也有一比。

如今燕国朝堂之,汉人的势力,已然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冯氏为首的本土汉人,一派是以崔氏为首的外来汉人,也叫南来汉人。

后来进入燕国的诸如崔氏这等中原氏族,其实大多都是以诗书家学来进行传承的大家族,简单的说,便是把持了学问。他们这些家族,底蕴往往都非常的深厚,特别是在读书人中,影响可谓极大。

与崔氏等外来世家相比,冯氏等燕境本地的汉人家族,最多只能算是土著豪强。

但是豪强却也有豪强的生存方式。

原本便生活在燕国境内的汉人,如今能够崛起的,譬如冯氏等,基本都是在一开始便选择了投效慕容鲜卑。

他们的都效,给慕容鲜卑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有汉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是有实实在在的军事力量。

甚至可以说,包括冯氏在内的几个本地汉人大族,基本都是靠军功起家。

鲜卑人虽然也是游牧大族,但和汉人相比人数毕竟还是要少。燕地以及辽东,鲜卑族人经过长年的经营已经壮大了许多了,但真要统计起来,依旧还是汉人的数量更多。

慕容鲜卑在建立和壮大燕国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就要运用汉人军队,而这些汉人军队,基本,便都是在冯氏等本地汉人世家的控制之下。

就如此刻的新昌军,便是和冯氏牵连极深。

新昌军其实最开始便是冯氏的私军部曲,只是后来随着燕国建制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正规,冯氏便是主动将新昌军的军权给交了出来。

甚至于为了避嫌,冯氏之人虽然参军为将者众多,但却从来不会去担任新昌军的主将。

不过即便如此,冯氏在新昌军的印记却也难以抹掉。

如今的新昌军,基本没有胡人,清一色的汉军汉将。而且,包括其主将胡奎在内的新昌军下将领,虽然不是冯家子弟,但却也大多是冯氏的门生故吏,或者沾亲带故,总之脱不了关系。

对于这其中种种,燕国朝野也是人人皆知。

有羡慕的,有眼红的,也有心怀警惕,乃至于心怀敌意的,但世人内心如何看待且不说,面却总还算是一直维持着默契。

……

胡奎奉命来到了慕容恒的身前,当下便是行礼:“大王,您找末将前来,不知是有何事?”

慕容恒看了他一眼,便是一指营外,“投石机移动速度太慢了,本王担心周军骑兵过来之后,会进行破坏。胡将军,你即刻率本部出营,任务有二,一则协助军械营将投石机收回,二者进行保护,万不能让周军将投石机摧毁!”

让新昌军去保护投石机?

胡奎心中一紧。

周军的骑兵行动迅捷,眼看着便是奔袭过来,在这时候,却是让他新昌军出营去帮助移动投石车,这岂不是危险?

新昌军中,可全都是步军,而且配备的也只有步兵轻甲,如何能够抵得住对方的骑兵突袭?在此刻让新昌军出营,岂不是让他们都成为靶子吗?

这道理最是浅显,慕容恒也算军中宿将,不可能不清楚,莫不是……

一瞬间胡奎想到了很多,当下神色着急,就要开口,却见慕容恒脸色微沉,开口说道:“放心,我回下令段实力和阿石台他们两部骑兵对你军进行掩护的。”

这一句便算是堵住了胡奎之口。

慕容恒既然是已经做出了安排,也考虑到了危险,并作出了应对,那他还有什么理由可说?

再有推脱,不仅仅是违抗军令,恐怕还要背负一个畏战懦夫的名声。

当下胡奎只能领命:“是,末将这就率军前去!”

之前慕容恒已经下令,各军全都做好迎战的准备,新昌军也是一样。

此刻胡奎转身回到营内,几乎是转眼便将新昌军给带了出来,直接便去接应军械营以及那十几台投石车。

先前,燕军以投石机攻击乐陵城时,主要是分在城东与城北这两面进行攻击的。

而燕军的大营,便是设置在城东差不多两三里的位置。

此刻,军械营的兵卒和力士一个个奋力的推着那些大车。城东面的几台投石车距离的近一点,倒是还好,差不了几步便是能够进入大营,可是城北面的,差的就远了一点。

胡奎率军出来,看了眼情况,便是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