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个王朝的落幕  混在大宋江湖的日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虎头蛇尾的第三次太原救援战,最终还是落下了帷幕。

名义上的总指挥李纲,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被贬去官职了,种师道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又被记了起来,赵官家重新任命其为宣抚使巡边。

然而种师道年事已高,多番献策被朝廷拒绝后,再加上兄弟种师中被文官逼迫战死杀熊岭上!

杀熊岭上诸将士热血犹未干,可笑野史之中竟还有人捕风捉影,大言不惭说种师中是未戴赏功银碗,导致兵溃而败。

此时,种师道这个为国征战一生,早已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拖着病体,奉诏再次出山,可又哪里能撑起大宋这艘四处漏水的破船!

第三次太原救援之战,还没开始就已经陷入了失败的结局。

所有救援太原的部队都被抛弃了,整个大宋朝廷毫无一人挺身而出,去担起这个大责。

在太行山上,张平安仍然苦苦率领所部兵民,用尽一切手段去打击金军。

而金军也不愧是这时代最强的武力,兵精甲厚犹耐苦战,胜而不急,败而不乱。

张平安所部要取得一点点胜利,往往就要花费极大的代价!

或者换个说法,那就是用人命往里填!

在河东军民用血肉为长城,去拖延金军进攻的脚步时,大宋朝堂上当然也没有闲着,又上演起了互相倾轧的传统艺能大戏。

正如汴梁城里市民所戏称的那般:

不管太原,却管太学。

不管防秋,却管《春秋》。

不管炮石,却管安石。

不管肃王,却管舒王。

不管燕山,却管聂山。

不管东京,却管蔡京。

不管河北地界,却管举人免解。

不管河东,却管陈东。

不管二太子,却管立太子。

满朝大臣吵吵闹闹,大宋扛把子也没有闲着。

在张平安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后,大宋扛把子却是没有灰心,继续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正逢金使萧仲恭来朝,好家伙,大宋扛把子竟是脑洞大开,又出奇招!

他竟想让金使萧仲恭持蜡书与耶律余睹,想要策反这位大金的左金吾上将军、元帅右都临?

结果人家耶律余睹毫不领情,直接上书金帝,金帝直接已此为由,再次下令倾全国之力伐宋。

八月庚子,金帝诏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望伐宋。

这下大宋扛把子赵桓是彻底慌了手脚,满朝文武也是束手无策。

等到朝中有人想貌似还有一位老将种师道时,急忙让人下书传召,可这位被解除了兵权正在怀州巡边的老将,早已病入膏肓,当他闻得朝廷的各项瞎操作后,金军大军又来,忧患成疾下,竟病死于塌上,时年七十六岁!

隐居南山中,一纸赴戎机。

白首卧塌上,惟愿百战死。

可悲,可叹!

***

九月丙寅,从政和年一直守到了靖康二年,坚守了二百五十余天后,太原城终于被金军攻克了。

太原只是座小城,即无巍峨坚固的城墙,也无完备的守城器械器械,可全城军民上下一心,毁屋取木,燃骨充爨,粮食吃光了,就煮皮甲,啃弓弦,太原军民硬是靠一己之力挡住了金军西路主力八个月!

城破之日,安抚使张孝纯,副都总管王禀、通判方笈皆死之,金军屠城。

随即,金军东西两路大军齐聚汴梁城下。

兵临城下,大宋满朝文武彻底慌了手脚,竟然把希望寄托于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

于是在汴梁万众瞩目之下,妖人郭京率领手下六甲神兵雄赳赳气昂昂的杀出了城去!

结果,六甲神兵一去不回,被金人杀得大败而逃!

这下别说汴梁城里的人都惊呆了,就是大宋城墙上的士兵们也都慌了手脚。

莫非那女真人乃是天命所归,连神仙也没辙,救不了我中华?

更要命的是,当汹涌而来的女真大军,随着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扑向城墙时,坚守数月的大宋守军动摇了,纷纷丢下武器往城下跑去。

汴梁守城士兵们会做出如此选择也就不奇怪了,他们唯一仅剩的精神寄托没有了,如何能战?

“杀贼,杀贼啊!”

汴梁城头,何灌挥舞着战刀,率领手下亲卫,试图阻止士兵们的溃逃。

尽管何灌喊的声嘶力竭,然而根本无人去理会一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

所有人都在逃命!

金军终于杀上了汴梁外墙,回力乏天矣......

何灌身后跟着的二员将校,忽然相视一笑,猛地跃众而出,二人各自手舞一面团牌,扑向了气势汹汹的金军。

只见那二人奔跑间随手甩出数道乌光,几只飞刀、数柄飞枪呼啸的朝着对面金军射去。

金军轻轻松松就登上了汴梁城墙,还来不及欢喜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