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建水库  货物系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午,苏焕身边多了一个小厮,跟在身后手拿本子和笔,屁颠屁颠的。

吃过午饭后,苏焕穿上官服,在临安县内行走。

临安县位处南方,地段还算繁华,但也仅限于雨水充足,农作物好养活。

大兴朝廷的治世方案一直都是文治,以宣扬圣人思想,教化仁义礼信为主,其他的东西,大多被冠上奇淫技巧,好大喜功的名头,以致于工业等事物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临安县的水治就很差,苏焕骑马走了一圈,并没有看到一个重点的蓄水库,只有一些小池塘,维持着田野间的水流运转,这是很不好的,一旦遇上大干旱年,农作物将颗粒无收。

让白媛媛记下这个问题后,苏焕再次记下了临安县现在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他拥有绝对超前的眼光,科学,是提高低质生活的唯一方式。

“苏兄,你记这些干什么?”白媛媛不懂,不过觉得很有意思,逛了整个临安县,这让经常在宅子里憋坏的她,心情非常好。

“水利呀,我看全县的水利都不大行,想重新修整水利。”

白媛媛:“不对呀,我看水利已经很好了呀,田野里都有渠。”

“重修水利是个大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大了。”苏焕看着天空,脸上有忧愁。

不修整水利是不行的,一旦大旱,将会饿死很多人。

回到县衙,苏焕立马拟了一道文书,让人送去杭州府衙,他也不管上头的人批不批,这水库,是一定要修的。

一个月多月后,修水治的文书下来了,白媛媛立马取来给苏焕看。

文书是杭州知府孟向批的,苏焕在文书里只说了修水治,并没有明确的说要建一个水库,所以苏焕知道孟向会批的。

苏焕新官上任,如果立刻驳了苏焕的文书,会让这主簿很没有面子,在临安县难立足,当官的杭州知府不会不懂。

拿到杭州知府的文书,苏焕就可以调用整个临安县的徭役来帮忙建,但徭役太少了,还需要用银子,雇佣更多的苦力来帮忙,水库才能建好。

苏焕预算了十万两白银,这算是巨款的,打了一份文书,便让白媛媛送去给县丞。

白媛媛将文书送给县丞,不曾想县丞看到文书的那一刻,脸色瞬间就黑了。

“让姓苏的那小子来见我,十万两银子给他修水治,他怎么不让全天下的百姓直接送钱给他,年纪轻轻这般贪婪。”县丞骂骂咧咧的。

白媛媛退下,找到苏焕,将县丞的话完整的转告。

“苏兄,修水治,难道不需要十万两吗?那县丞说你贪。”

“如果是普通的修修补补,不用十万两,如果是建水库,是要的。”苏焕回答。

“那县丞怎么能冤枉好人?”

“没事,一切都在我预料之中。”苏焕将桌面新拟的文书拿在手上,往县丞的办公房走去。

白媛媛看着苏焕的背影,跟在他身边做了一个多月事,没想到还是看不透他。

……

县丞的公房,苏焕进来后,不待县丞说话,就拿了一份文书递过去,示意他看。

县丞狐疑的接过文书,正想看苏焕作何解释。

文书里写了,要建一个水库,要征用全监狱的囚犯,同时,还要附增全临安县的徭役,以确保建好这水库,一分钱都不用花。

县丞很安静的看完文书,冷冷的问道。“这十万两又作何用?姓苏的,你该不会要全吃了吧?”

“县丞大人,这十万两,自然是下官送给你的礼物。”

“本官不要,本官为官清廉,你这是要做什么?”

“下官也会拿的,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典史大人呢?”

“他分三分。”

“那你几分?”

“下官家产丰厚,只取三千两,其他的,大人你都懂。”

县丞:“那临安的增加徭役怎么说,一旦产生暴乱,又如何处置?”

苏焕:“这些大人自可放心,这些都交给下官去办,出了事,下官也是第一个受罚的,我不可能拿自己的前途做儿戏。”

“既然主簿有心造福百姓,那这修建款,本官会批给你,典史大人那边也放心,牢狱内的劳动力,也都会征用到。”

苏焕拱手:“那就谢谢大人了,以后还劳烦大人多多照顾。”

“好说,好说。”县丞一脸喜庆的送苏焕出了办公房,有个替罪羔羊在前面,何乐而不为。

现在想想,姓苏的小子真是越来越懂事了,甚好,甚好。

苏焕很快就拿到了批下来的十万两白银,装成很多个箱子,豪华的放在他办公房,当天深夜,箱子悄悄往不知名的府邸运去。

与此同时,一张文书发了出去,每家每户,在原基础上,所有人增收三个月徭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