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东林党魁的廉正奉公  明末好国丈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奎让管家回拜帖,首先见的便是韩爌和钱谦益。

韩府和钱府离周府其实也不远,因为大家都是高官和权贵,都聚集在一个地方上居住。

午饭刚过,家丁便来通报:礼部尚书韩爌、礼部侍郎钱谦益来求见。

韩爌是礼部尚书,钱谦益是礼部侍郎,他们都是东林党中最有声望的人。

六部之中,吏部主管官员,户部主管财政,兵部主管军事,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这五部是最有权势和油水的,都被魏忠贤的阉党控制,唯有这礼部,只能管管祭祠邦交,可谓是最没有油水的部门了,也正因如此,魏忠贤都懒得动礼部的侍心思。

但别看现在东林党在六部不得势,可东林党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一个团体,江南人是考霸中的考霸,明朝之所以有南北榜之分,也是因为江南人科考太厉害了,明初时不分南北榜,北方的人根本没法做官,因此即使朱由校把东林书院砸了,官场中依然到处是东林党或者跟东林党走得很近的人士。

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当朱由检命韩爌这些老牌东林党清算阉党的时候,韩爌便能马上聚集朝中东林党人的力量,把阉党全部一网打进。

周奎看二人的登门礼,韩爌送了西山一千亩地,钱谦益也送了一千亩地。

一出手就是一千亩,明末一亩地大约二十两银子,差不多就是两万两银子,周奎深吸了一口气,还真是阔绰啊。

但想想也是,这两人知道未来的国丈最先见他们,国丈不断的暗示要田、算命,能跟国丈搞好关系,为了未来飞黄腾达,这点地又算得了什么。

周奎便让管家把韩爌和钱谦益带到书房来。

没一会,透过窗外,便看到管家后面跟着两个跟周奎那五个弟子差不多年纪的中年人,这二人走路看似老成持重,又畏畏缩缩,一边跟周管家客套着话,似乎又怕人看到自己讨好一个管家。

不用说,这两人便是韩爌和钱谦益了。

这韩爌是东林元老级人物,历任少詹事、礼部尚书,天启四年叶向高致仕后,韩爌还做过内阁首辅,只不过后来阉党势力大,韩爌只能把首辅一职辞了。韩爌这个人心眼小,让他查阉党的时候很会整人,只要骂过他的,通通算到阉党里。

那个钱谦益更加出名了,娶了秦淮艳之一的柳如是,不过这不是他最出名的地方,他最出名的是“水太凉”。

周奎走出书房笑迎道:“韩大人钱大人,你们都是朝廷大员,又都是东林中最有威望的人,我女儿周氏是张皇后所选,张皇后之父太康伯与东林人交好,如此说来我们以后便是一家人了。来就来了,还给周某送这么多地,若是我女婿信王知道我收了你们的地,许诺你们什么事,这是不是就是行贿受贿了?”

韩爌知道周奎喜欢田,不喜欢田还能暗示吗?不过是让他们劝说这不是受贿,而是孝敬他罢了,便说道,“听说周老爷算卦很准,韩某特来求卦,这只是算卦的酬谢罢了。”

钱谦益也说道,“周老爷太客气,信王明日就登基,周老爷便是当朝国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田也是皇上的,钱某不过是把皇上的田转手送给皇上的丈人,一点小意思罢了。”

明明自诩清流,廉政奉公,可索贿起来却是一套一套的,周奎也笑着说道,“还是你们文人会说话,这么一说,信王若是问起来,我也就好交代了,我听说你们有个叫炭敬的,每到冬日临近,各地官员便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真是体贴入微啊。”

周奎努力的想了想,又说道,“好像还有一首诗这么说的:瑞雪逍遥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

这炭敬是一种行贿的别称,钱谦益和韩爌自诩清流,虽然他们也收炭敬,可不许别人拿这个来说他们啊,周奎这么说,这分明是在讽刺他们受贿啊。

二人不知道周奎什么意思,僵硬的笑容尴尬的看着周奎。

周奎也不管二人尴尬,这笑容让他觉得好笑又好玩,这就是文人自诩的清流啊,清流你收什么炭敬啊。

周奎也不笑了,说道,“是我说错什么了吗?”

两人马上回答道,“没有没有,我二人在想这诗写得还极好,是国丈作的吗?”

“我哪会做什么诗啊,听别人说的,觉得好,就说出来跟二位大人欣赏欣赏。”

“.......”

“你们既然是来求卦的,刚才周某也算了一卦,韩大人钱大人,很快就是你们大展手脚的时候了。”

他女婿上位后,需要有人弹劾魏忠贤和他的阉党,而东林党是最好的选择,他要向这些人传达皇帝女婿的意思,便小声的说道:“两位大人,不满你们,今早我刚从信王那里回来,魏公公要信王入宫准备登基事宜,可魏公公卯时就来叫人,这还把信王放在眼里吗?六部中五部、锦衣卫都是阉党的人,信王寝食难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