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圣上要来了  唐朝好郎君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按理说,自己丁忧期间,太子一般不会召他入宫,如今看来太子是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想到这里,刘禹锡重新换好衣衫,在自家婆娘的叫骂声中如丧家犬般离开了家。

“刘校书的娘子,可是咱家见过的女中豪杰啊!”

对李忠言的调侃,刘禹锡也权当没听见,“太子殿下这么着急召某入宫,究竟为了何事?”

李忠言双肩一耸,指了指西方说道,“今日那边传话过来了,近日陛下驾临东都,太子殿下召集诸位大人商议应对之策。”

刘禹锡心中默然……陛下每次来东都只为一件事,那就是寻找他的生母。

圣上的生母睿真皇后在逆贼史思明攻陷东都后失踪,距今已四十一春秋,倘若在世怕已经是耄耋之年,举凡世人,能活到七十岁的又有几何?陛下醉心于生母,固然至孝,然而每次驾临东都花费都在数万缗!太子这一次恐怕又要为钱财忧心了。

想到这里,刘禹锡忍不住说道,“陛下对太后老人家念念不忘,至孝之致,然而靡费颇多……”

“刘校书此言差矣,此次陛下东巡,非为太后,而是河南道的旱情。”

太子府内,一天未曾好好休息的李诵坐在自己的宝座上假寐,底下的府臣和幕僚们吵作了一团。

“河南道大旱,多是触怒了神灵,可请宝应寺僧人做法事,以求上苍普降甘霖。”

“某认为应该请广林道长设法坛祁雨!”

“应请僧人!”

“道士更善!”

“僧人!”

“道士!”

“僧人!”

……

府臣们对请和尚还是道士的一番争执,惹得李诵无名火起,待要终止这些无聊的争执时,刘禹锡来了。

按规制,刘禹锡作为太子校书并无资格参预政事,可王叔文的举荐,让李诵破格允许他和其他府臣一样议事。

“请神灵以谋甘霖,实乃误国之说!”

刘禹锡简短一句话,终结了府臣们的争执,也成功地把府臣们的攻击力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刘禹锡很年轻!这么年轻就得李诵重用,不得不让那些老府臣们嫉妒。

“年轻人亵渎神灵,是要受天谴的!”

“就是,若非触怒了神灵,焉能使河南道遭此大旱?”

……

见刘禹锡遭众人挤兑,一心想提拔他的王叔文闪身出来,“殿下,陛下此来虽是为河南道的旱灾,但更重要的是考察殿下的应对能力,臣以为当开含嘉仓赈灾!”

含嘉仓的存粮虽在安史之乱期间消耗殆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倒又堆积了不少。开仓赈灾,既能安抚民心,又能彰显太子的政绩,算是一条中规中矩的建议。

然而,刘禹锡对王叔文的建议却持有不同意见,河南道是有些旱情,但也不至于像这些府臣们所说的那样需要开仓赈灾,王叔文未经查实便建议殿下开仓赈灾,有失稳重。

河南道某些州府把灾情说得这么严重,这其中怕有些人借赈灾之名,趁机中饱私囊。

“殿下,臣今日在东郊有一些见闻,愿与殿下和诸位分享。”

刘禹锡成功补上了王叔文离开后所发生的事,这让李诵对李煜又有了新的认识。

“殿下,洛河之水尚盈,足以证明河南道的旱情并非如诸位所想的那般严重,若能广修水利,当可保河南道无虞。”

“卿当真和那李煜约定,三日内定能让洛河之水自流进他家田地?”

经刘禹锡这么一说,李诵倒对两人的赌约起了兴趣。

“确是如此!”

“那李煜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不靠人力和畜力让洛水流到他家田里,除非是神力所为。”

“不是神力,据李煜所言是杂学!”

“杂学是什么?”

“杂学包罗万象……”

刘禹锡成功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到了三日后的东郊李家田庄。

第二天一早,东方刚现鱼肚白,李煜已经绕着自家宅子跑了数圈,跟在他后面的是护院韩老三,此时正哈欠连天地跟在后面跑。

自从自家小郎君病愈之后,他每天很早就被拉起来陪着一起晨练,已经好长时间没睡个懒觉了。

估摸着快到这个身体极限了,李煜才停下来,接过云儿递过来的汗巾擦了擦汗水,准备尝尝厨娘芝兰今天准备的早餐,皮蛋瘦肉粥+油条+豆浆套餐,这是要准备在酒楼推广的,口感好坏自然要由他来评判。

然而他刚夹根油条准备往嘴里送,刘禹锡这个不速之客闯了进来,后面还跟着阻拦不住的老管家周忠。

“重光,重光!”

“梦得兄这是……”李煜急忙放下筷子,迎出了前厅。

“某在太子殿下那里进言,说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