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朕要去看看,朕要去看看她,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回皇宫看朕一眼。”
被刘贞亮搀扶着坐下之后,李适老泪纵横,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多年的愿望破灭,整个心仿佛都要空了。
李煜五味杂陈,这个时代的百姓都觉得帝王和一般人不一样,可帝王也跟一般人一样!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有。
待李适情绪缓和之后,李适朝前一躬身,“陛下,既然生母的下落已然知晓,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派人前往北郊搜寻太后遗物,并为太后正式发丧,安葬元陵。同时安排公主回归宗室。”
“卿言甚是,那这件事该交给谁办最合适?”
“臣以为王侍读办事老练,又是公主如今的义父,韩愈心思缜密,可令王侍读为主事,韩愈辅之。”
“可!至于若水,从今以后就是朕的的女儿,王叔文这些年照拂有功,就任……任长安令吧。”
“儿见过耶耶!”
“臣谢主隆恩。”
……
李煜怎么也没想到,拜师还顺带着帮李适找到了生母的下落,还让他收了一个女儿。
“儿有一个请求,望耶耶恩准!”
或许是因为刚收了公主,李适的心情渐渐转悲为喜,“只要朕能做到的,都答应你。”
“儿想留在宫外向李待诏学‘杂学’。”
“胡闹,堂堂公主怎么可以……”
李煜一拱身,打断了李适的话,柳若水是他好不容易选中做将来国子监算学老师的,倘若被李适领进宫,那短时间内上哪儿找她这样醉心于算学的人?
“臣明白陛下爱女心切,但公主自小在宫外居住,若突然进宫有诸多不适,若公主有个好歹,反而不美。臣以为,当秘让公主还在宫外居住,陛下若想念,可随时出宫与公主相见,公主也可时时进宫,承欢膝下。”
“这……”
刘贞亮开口了,“老奴以为,待诏所言大善,公主久居宫外,若贸然入宫,不懂宫里的规矩,惹人笑话,不若待回长安之后,在宫外另设府邸,遣一些宫人照顾公主起居,教授公主规矩,方为妥当。”
“望耶耶恩准!”
李适总觉得柳若水看李煜的眼神里似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狂热,难道是……“朕依了!李煜,公主朕就交给你了,照顾好了朕有赏,照顾不好,你的人头朕会毫不客气拿下来。”
“臣遵旨!陛下,臣的拜师礼……”李煜看看外面的日头,已过午时。
“朕倒是打搅你收徒了,你继续!”
到现在,韩愈、刘禹锡是真的不敢再跟柳若水争位置了,那可是公主!
一番礼节过后,柳若水三人终于正式成为李煜的弟子,更确切地说是门生。一个公主,一个刺史留后,一个监察御史,这阵容比一般的门生要强大太多。
陛下找到生母下落和公主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东京并迅速向其他地区扩散。
柳若水回归“李姓”,被封“永泰公主”,皇太后的灵柩则将于半月后随李适等人西返长安。
李适回长安,皇太后如何安葬的事情并不在李煜的考虑范围内,这几日他正忙碌着杂学的事情,这十几个报名学杂学的学生一点基础都没有,除了语文之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他都得从最基础教起。
如今韩愈忙太后的丧事,刘禹锡又被他打发回了汴州,他深感身边人手的缺乏。
“郎君,太孙殿下来了。”
咦!这家伙消停了几日,今日怎么想起来找自己来了?李煜放下手中的笔,将那些编写的教材放好,朝前厅走去。
“太孙殿下!”
“某此次来,特向待诏辞行。”
“太子殿下要西返长安了?”
“翁翁自从得知太祖母的消息之后,心中没有了羁绊,想早点退位,故而命耶耶随他返回西京,为禅位做准备。”
李适居然要在世的时候退位!?这倒是一个惊天的消息,难道又是自己把历史的车轮改变了?若李诵在这个时候登基,政治基础有点薄弱啊,一着不慎“永贞革新”就胎死腹中。
“耶耶让某顺带问一下待诏淮西的事,韩全义被免之后,汴州神策军群龙无首,倘若吴少诚借国丧发难,汴州和东京危矣。”
“太子殿下何意?”
“耶耶想遣人前去淮西,向吴少诚晓以大义,不再与朝廷对抗,但是某却认为不妥,吴少诚狼子野心,倘若真能靠言语说服,也不会屡拒王师!。”
“太孙殿下当以为如何?”
“当兴兵讨之!拿下吴少诚,以首级遍传各地,震慑其他节度使。”
嘶……
李淳不亏是成就唐朝中兴的核心皇帝,在对待藩镇割据这件事上毫不手软。
“某欲向翁翁请旨,亲率大军征讨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