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打无准备的仗  唐朝好郎君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03年长安三年六月,默啜可汗再次提出,要把女儿嫁给皇太子之子李显之子为妻,为显示诚意,还将扣压6年的武延秀放还。

注意,中原王朝的和亲政策,向来都是嫁女儿,从不娶王后。原因大家自己想,后突厥嫁女儿的计划,也在神龙二年,被睿宗李显取消。

正是因为后突厥千斤压顶般的态势,张仁愿才会自圣历元年698年至景龙元年707年间,先后驻守并州、幽州、朔方抗击突厥。

但张仁愿升任朔方道大总管后,后突厥攻势锐减,国力急转直下,失去了战争优势地位。

他究竟做了什么,让强横一时的后突厥汗国折翼?

706年神龙二年十二月,突厥军自内蒙渡黄河,入寇鸣沙宁夏青铜峡丰安故城,击败朔方军大总管沙吒忠义,进掠原州宁夏固原、会州甘肃靖远等地,夺走陇右牧马一万多匹。

次年,张仁愿临危受命,接任朔方军大总管率军御担

他到达朔方时,突厥已带着战利品,心满意足而去。张仁愿一改穷寇莫追的惯性思维,逼着各部唐军向北追击,跨入黄河北岸,打了突厥措手不及,夺回大部分牧马和物资。

通过这次跨河追击,张仁愿发现内蒙河套段的黄河流速甚缓,根本不足以成为朔方防御的屏障。

他马上奏本朝廷,建议朔方军的防御纵深要跨过黄河,在河北岸修建防御支撑点。

奏疏送至京城后,同为抗边名将的唐休璟表示反对,认为“两汉已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颖。

但张仁愿愣劲儿又上来了,反复上奏申明积极防御的意义。

恰逢默啜可汗在朔方踢了铁板,战略重心西移,准备联合西突厥势力,进攻唐朝在西域的盟友突骑施。

张仁愿认为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连续不断的上奏,执意请求乘后突厥空虚,加强北疆防务,终于得到朝廷的同意。

为了能够顺利在黄河北岸筑城,张仁愿又向朝廷上奏,要求将服役期满的老兵暂时留下,以加快筑城进度。

当军队中,出现了畏惧突厥军队,集体逃亡的事件后,张仁愿铁腕治军,将二百余名逃亡的咸阳籍士兵,全部斩于城下。

在血淋淋的惩戒面前“军中股栗,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俱就”。

三座受降城中,西受降城内蒙巴彦淖尔市坐落于狼山山口南,黄河渡口北,与灵州遥相呼应,为控扼南北交通的要冲。

中受降城内蒙古包头市正对黄河古渡口,为朔方郡的北大门。此处原有的拂云堆神祠是默啜可汗南下入寇前,必先祭祀求福之所。

东受降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隔河与胜州、榆林相对。

三座受降城相去各4百余里,构成了唐军黄河北岸防御的链条。

随后,张仁愿又向北拓地三百多里,在牛头朝那山内蒙古固阳东北设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形成了一套稳固的军事防御结构。

三受降城防御体系建成后,后突厥汗国的根据地被极大压缩,默啜可汗无力在漠南回旋,不得不返回更荒凉的漠北。

随着,后突厥汗国对唐朝的掠夺收益锐减,其国力也快速削弱,终被唐、回纥联手攻灭。

因此,后突厥汗国的衰弱与灭亡,与张仁愿深谋远虑,力主修建三受降城存在重要的因果关系。

也因此,他才会获得李显“纾东顾之忧,释北垂之虑”的超高评价。

作为唐朝北疆战略防御节点,多位边塞诗人都曾到访,“受降城”也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名词。

其中,诗人李益写下了着名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唐诗描写的便是中受降城的夜景,其中回乐烽是戍卒屯住的烽隧名称。

诗人夜晚登上受降城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有感于边卒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唐玄宗时期,有两位大宦官特别出彩。这两位被李隆基引为心腹的宦官,一位是闻名遐迩的高力士,另一位的名字则少有人知,他就是杨思勖x。

高力士作为“文臣”宦官的代表,与唐玄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以至于李隆基睡觉时,高力士要睡在寝室之外,“力士当上,我寝乃安。”

因此,高力士作为皇帝的身边人,满朝权贵即便如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之流,都要给够面子。

皇亲贵胄中,只有太子李亨敢以兄视之,呼为“二兄”。其他王子都称高力士为“阿爹”,驸马们则更差,只能尊其为“爷”。

而作为“武将”宦官的代表,杨思勖平定安南、五溪、邕州、泷州的叛乱,是处理对外群体事件的高手。

一、景龙政变初露锋芒

杨思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