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血溅小庙  匹夫如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鬼!”李瑾牵着马站在临苍城外不远处,低骂道。

一刻钟前,眼看着城门就要关了,李瑾策马就要入城,在城门口被守城士兵拦下,问他要照身帖,要不是之前在幽州顺手拿了一块幽州斥候的令牌,恐怕他已经被人当草原探子抓起来了。

照身帖相当于前世的身份证,是一块由官府制作的竹板,打磨的光滑细密,上面刻着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

平常入城是不用检查这些的,但现在战事将近,为了防止有束姬人混入城内造成混乱,每座城池都加设了士兵专门检查照身帖,没有照身帖的人一律当作草原奸细,先抓后审,处于边境的临仓城更是严密。

虽然没被当场抓起来,但临仓城李瑾是不敢进了,幽州死了斥候,少了一身军装和一张军牌,消息早晚传到应州,在城里待着岂不是给人瓮中捉鳖的机会。

寻了个由头,李瑾又退出城外,现在正值立秋,天气慢慢转凉,寒风潇潇吹在李瑾生无可恋的脸上,草原回不去了,中原也快待不下去了,连城都进不去别说找人了,照这个势头下去,只能上山当土匪才有活路了。

就这么呆着也不是办法,总得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先前在城外见过一座小庙,想到这,李瑾把手里的军牌随手一扔拨转马头向小庙走去。

走了数里地终于看见小庙,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小庙在一片阴暗中发出微弱的火光,李瑾微微有些诧异,先前路过时,他留意过这座小庙,庙门破烂,牌匾歪倒一边就快掉下来了,怎么看也不像里面还有人的样子。

虽然诧异,但现在无处可去,有座挡风的小庙总比在外面吹冷风来的好,走近庙门前,凝目一看,庙堂里有一堆不大的篝火在散发着微弱的亮光。

李瑾将战马拴在庙门口的柱子上,轻轻推开破烂的庙门,迈步进了小庙,在火光中隐隐看见满地的灰尘和几座早已破败不堪、东倒西歪的神像。

轻风顺着大开的庙门吹来,火光微微晃动,庙堂角落处传来一阵响动,李瑾几乎是下意识的将手放在刀柄上,目光锐利的盯着声响来源,可惜火光太弱,黑暗将角落完全掩盖,只能隐约看见角落有个人影。

“什么人?”黑影发出雄厚的声音。

“在下李瑾,路过此地想借宿一晚。”李瑾手中的横刀抓的更紧了,这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纵使是在黑暗中,他也能感觉到那人的眼睛一直在盯着自己。

那人提着一把大刀走出角落,李瑾这才看清他的面貌,相貌不算出众,但身躯凛凛,双臂极长,胸膛横阔,一双目珠似有万丈寒星,令人望而生畏。

“进来就进来,动静这么大作甚。”大汉把刀斜靠在柱子上,瞥一眼李瑾。

见大汉把武器放下了,李瑾也松开刀柄,拱拱手笑道“打扰兄台了。”

大汉摆摆手,表示不在意,坐到神台前目光直愣愣的看着前方发呆,李瑾转身把庙门掩好,坐到大汉不远处。

过了一会,大汉转过头看向李瑾“兄弟,有吃的没?本来我睡着了今天就算扛过去了,现在给你吵醒了,饿的睡不着,你得管我。”

李瑾一愣,这算什么,碰瓷吗?不讹银子讹吃的,这大汉很没追求啊。

“有,不过我也不多了,你先吃吧。”回过神,李瑾从怀里拿出一块大饼递给大汉。

大汉也不客气,抓起来就吃,大嘴一张一合,一块大饼几口就下了肚,咂摸咂摸嘴,大汉再次意犹未尽的看向李瑾,李瑾注意到大汉目光明智的低头闭眼,大汉遗憾的收回目光。

庙堂安静下来,只剩火光在孤单的跳跃着,大汉睡不着觉,开口打破沉默的气氛“兄弟也是练武的?我看你身上这把弓可不简单。”

“有把子力气,算不得什么。”第一次见面,李瑾不想说太多,只是简单回应一句。

“我叫王承平,就是本地临仓城人氏,兄弟看着面生,如何称呼?不是临仓的吧?”

“李瑾,字公瑜,我是清柳县那的,前几年去了别的地方,现在回来寻亲,刚好路过这里。”李瑾笑着答道,表字是他自己取的,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瑾瑜都代表美玉。

王承平眼睛一亮,问道“你是清柳县的?你听说过林虎三,三爷吗?”

从幽州过来一路上,李瑾没少打听应州的情况,林虎三的名字听别人提过不知道多少次,他是两年前在清柳县起家的一个土匪头子,发展了两年手下据说有上千的人马,在三道山占山为王,但和别的土匪有些不同,他不宰穷人专劫地主老财,被人称作应北巨匪。

听王承平语气中对林虎三颇为推崇,李瑾虽然心中对土匪没有什么好感,但还是顺着他的意思说话“三爷劫富济贫是英雄豪杰,早就听闻大名,可惜没有见过面。”

“英雄所见略同”王承平听了李瑾的话,哈哈大笑“那些朝廷鹰爪剿了多少次都没伤了三爷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