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正文卷第四百九十七章甲士距离六七里外的山丘上,众人环绕之中,徐海右手摁着刀柄满意的看着摇摇欲坠的上虞县城。
虽然一次又一次的被赶下城头,但毫无疑问,守军的抵抗力越来越低,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
徐海不在乎上虞县城的沦陷,他在乎的是驻守余姚的刘显,为此他向北边放出了不少小股倭寇做斥候,一旦刘显来援,他就能立即整军压上去。
就在这时候,若有若无的鼓声传来,徐海皱眉细听,鼓声越来越响亮,他拿起望远镜换了个方向,讶然看见姚江对岸的守军正在列阵出营,高高飘扬的旗帜向着对面的倭寇。
分出偏军对峙,无非是在提醒官军,别想着援上虞县城,徐海不认为对方会主动挑衅。
对于钱渊、戚继美麾下这不到千人的官军,徐海是反复思索之后才决定以偏军对峙的。
徐海很清楚,这是块硬骨头,战力强劲,士气高昂,甚至还安营扎寨,看看那模样徐海就不想打……最关键的是,徐海想吃是能吃进肚子里的,但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徐海不希望因为这不到千人的官军导致主力受创,以至于接下来的大战无力,如果能顺利的击溃刘显,这千人还能反了天?
但在望远镜里清晰的看见,顶盔掼甲的官军士卒排列整齐,缓缓但毫不停留的向前,高举的长枪像是茂密的钢铁森林,平放的狼牙筅闪烁着寒光,鸟铳手在两翼游走。
对面的倭寇已是举足无措,在预计中,这股官军是不会全力压上的,不说身后姚江上有渔船搭建的桥梁可供倭寇增兵,现在上虞县城都快被攻破了。
徐海皱眉思索片刻,转身大步下了山丘,翻身上马向着姚江方向疾驰而去。
“将军,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身边的倭寇头目大声吼道:“要不干脆吃掉他们?”
“调一千过去就够了,钱展才这些年好大名声,倒要看看这厮是不是三头六臂!”
乱七八糟的建议在耳边响起,徐海充耳不闻,一直疾驰到姚江边,再拿起望远镜细看,心里不由嘀咕,已经有七八百官军出营了……要不干脆吃掉?
徐海能看得见,营地里的钱渊自然也看得见。
“好像是徐海?”戚继美这次没有亲自上阵,而是让杨文掌总,“算是诱过来了?”
钱渊放下望远镜,摇头道:“不过是小把戏而已,聊胜于无,开始吧。”
彭峰转身传令,身后山丘上,竖起一面红旗,再往东的峰顶,又竖起一面红旗。
杨文那边已经和倭寇接战,侧翼的鸟铳不停放枪,惹得百余倭寇冲来,但鸟铳手立即往中路集结,躲入阵列之中,偏偏姚江岸边大军不便横向展开,倭寇也无可奈何。
杨文率四哨出战,一哨在前,一哨为中军,左右各一哨,基本上没有被倭寇侧击的危险,前哨掷出短矛,又有鸟铳相助,倭寇站不住脚连连后退,但飞掷来的斧头,射来的长箭也造成伤亡。
“放心吧,杨文聪明的很。”戚继美低声道:“只是装模作样,拖延时间而已。”
“就怕他看到倭寇站不住脚,猛冲猛打……”钱渊细看对岸,徐海麾下主力正在向这侧移动,其实这很无所谓,钱渊只是想做到最好,或者说让伤亡更少。
这时候,拿着望远镜一直观察对岸的郑若曾突然道:“不对,倭寇后阵乱了。”
胡宗宪抢过望远镜仔细看了几眼,“的确有点乱,这是……”
“大人,援兵到了!”沈明臣吼道:“看!”
众人顺着沈明臣的手向姚江上游看去,恰恰看到被上虞县城遮挡住的姚江上,五六艘船只正在靠岸,身穿铁甲的士卒跳下船,手持兵器冲上岸。
“不对,不是援兵。”郑若曾立即看出了端倪,他转头看向了钱渊,这应该是之前埋下的后手。
钱渊微微点头,“的确不是援兵,但伯鲁兄是如何看出来的?”
“戚元敬将门出身,熟知兵法,也不缺战阵经验,如果真的是他率兵来援,不会选距离上虞县如此近的地方停船靠岸,一个不好就被倭寇堵住。”郑若曾解释道:“戚元敬必会在距离上虞县至少五里外下船,整军进击。”
书上得来终归浅啊,钱渊不禁点点头,这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细节。
一直霸占望远镜的王寅突然尖声道:“展才,你不是说吴鼎庵入城了吗?!”
王寅和吴成器是老乡,早年就认识,后来都在总督府更是结交为友。
钱渊板着脸没吭声,他倒是劝吴成器入城,可惜这厮平日里看起来文质彬彬,还能吟诗作赋,会稽典吏、松江推官都是文官,但偏偏上了战场,狂呼猛冲,不避生死,锐不可当,非要主动请缨。
手中还有望远镜的都细细看去,船只靠岸不过片刻,将近两百士卒已然集结起来,小步跑向上虞县的城墙,就沿着城墙一路向北而去,而冲在最前面的两人众人都很熟悉,一个是护卫队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