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四章 年节(下)  脸谱下的大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恋上你看书网,脸谱下的大明

钱家酒楼如今在京中餐饮这一行基本是独占鳌头,关键是总能花样翻新随园的小厨房为此都名声大噪。

王崇古嘉靖二十年中进士后外放,一直在地方任职,久闻钱家酒楼之名,这还是第一次登门。

杨博是要在随园和高新郑之间踩高跷取个平衡,将福建总兵戚继光调走,但允许戚继美留守浙江。

算起来,戚继光名声更大,战功更著,而戚继美以及麾下和钱渊的关系更深。

不取平衡也不行啊,所谓的晋商,几乎渗入了所有山西籍贯的官员身上、家中。

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是晋商的招牌人物,张家除了张四维之外,十多个人都是商人,王家、杨家也都差不多,典型的商人家族,和闽县林家、松江钱家没法比,和高拱都没法比人家高家三代之内三个进士,一个举人。

“这酱料看似普通,实则味美,鲜、辣,还带了点甜味。”王崇古放下筷子,拿起手巾擦了擦嘴,“自太平府一别,展才青云直上”

“鉴川先生说笑了,哪里比得上巡抚宁夏的风光?”钱渊笑吟吟敷衍道:“当年端甫兄丁忧守孝,还要谢过先生使兵丁护送。”

“些许小事,不值一提。”王崇古瞥了眼一直保持沉默的徐渭。

“鉴川先生有话直说就是。”

“呵呵,当年展才被倭寇所掳,文长尾行千里相援,后文长病重,展才裹挟锦衣南下,生死之交。”王崇古轻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子递过去。

徐渭接过来打开看了几眼,“一南一北,中玄公打的好主意。”

看王崇古没吭声,徐渭带着讥讽的语气继续说:“自嘉靖三十四年起编练新军,戚元敬、俞志辅、卢斌、刘显诸军均被调出,他日海疆有难,还望中玄公亲身赴难。”

钱渊没去看折子,只顾着吃菜,随口问:“全军北上?”

“蓟镇、昌平的兵丁不满十万人,均为卫所兵,老弱者占一半,防线逾两千里。”王崇古轻声道:“戚元敬所部义乌兵大半北上。”

这和历史上几乎一模一样,原时空中,戚继光率戚家军大半北上,调任蓟门总兵,之后一直留在了蓟门,直到张居正被清算才调任广东总兵,很快就致仕归乡。

徐渭看了眼钱渊,“葛浩尚在福建沿海。”

“呵呵,游击。”钱渊夹了筷土豆丝嚼了嚼,“这道菜应该多放点醋!”

“嗯?”王崇古愣了下反应过来了,沉思片刻后笑道:“久闻台州指挥使葛浩,惯于海战,屡有战功,理应升任游击。”

钱渊露出个感激的笑容,放下筷子起身道““鉴川先生此去巡抚宁夏,必能建功立业,两三年后当能还朝。”

“两三年后?”王崇古起身准备告辞,笑道:“两三年后,子理兄也应该起复了,说不定还能共事。”

王崇古巡抚宁夏,谭纶丁忧前巡抚浙江,两人均以知兵事,通军略,有战功闻名,加上足够的资历和背景,一旦回朝应该直入兵部为侍郎。

看着王崇古出了院子,徐渭笑着说:“还不错,至少晋人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少有反悔。”

“不好说,先看看吧。”钱渊也笑了,“不过,若他日背诺,杨惟约的两个弟弟,张子维的二叔和三弟,还有王学甫的侄儿都在浙江,让人盯着就是。”

今日王崇古是代杨博赴约,许诺参将戚继美留驻浙江,游击杨文、张一山、张元勋、侯继高等人不外调,钱渊还替葛浩讹了游击。

戚继光和历史上一样调任蓟门总兵,俞大猷从南赣总兵转为广东总兵。

杨博在军事上对高拱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而王邦瑞年迈,实际上是高拱的幌子而徐阶很难直接插手兵部。

钱渊不关心杨博是以什么理由去说服高拱的,但他信得过杨博不是因为人品,而是这种政治交易一旦背诺,名声就全毁了,杨博没必要扯谎。

两人起身回了随园,徐渭好奇的问:“展才,你如何知晓杨惟约肯应下此事?”

“当年分宜、华亭之争那般惨烈,杨惟约远在西北冷眼旁观,朝中以为其虽不愿相抗,亦不愿同流合污。”钱渊摇头道:“实则此人极贪,有晋商之影。”

“遥领大司马?”

徐渭这句话指的是杨博当年远在西北,遥领兵部尚书,逼的兵部侍郎江东现在已经被赶到南京担任刑部侍郎了。

钱渊没有解释什么,他记得很清楚,历史上隆庆元年,徐阶、高拱之争,起源就是吏部天官杨博的京察,勒令致仕罢官数十人,降职、申斥近百人,其中没有一个山西籍贯的官员,惹得朝中大哗。

钱渊一路回了后院,坐在石凳上看着小黑窜到小鹿背上,心里想,今年也是京察年啊。

不过杨博也有优点,说话算话至少去年钱渊和张四维密谈,许晋商南下参与通商事,戚继美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