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绥德防守战之进兵  兵起秦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洪大饶动作很快,在马继先偷袭运粮队事件之后,他一面让赵大胤赵副总兵去负责粮道,一面收拾兵力,领着官军进围绥德。

对洪大人而言,今日的局面虽有意外,可一切都还在他的计划之中,尽管他被赵武迟滞了几月,尽管林丹汗也袭破了宁夏镇,但是有了前些日子的胜利,一切又都回到了洪大饶计划之中了。

当洪大人听闻榆林镇被赵胜占据之后,他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他知道,以如今边塞里这些贪将饿兵的水平,发生什么都是正常的。

可是他听闻赵胜要据守榆林时,确实觉得震惊了,当时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背后升腾。

流贼土寇为祸虽烈,然终究是没有大志向,官军剿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可据守一方,以抗朝廷大军,其危害就远远不是几个流贼与土寇能比的了。

本朝太祖能夺得下,开创皇明社稷,很难与张士诚据守高邮弱城吸引了脱脱的百万元军三个月没有关系。

三个月百万元军聚于高邮一地,为红巾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窗口期。

而义军据守榆林镇,无疑是让洪大人觉察到了这种潜在的危险,及至他任了延绥巡抚之后,更是下定决心,要扫平榆林的赵胜了。

为了这个目标,洪大人制定了四面齐出的计划,只是计划远远跟不上变化。

西路的宁夏镇被他请来的北路给灭了,而东路的山西友军,如今正忙着扑灭山西境内的流贼,已是无力支援他洪大人了。

唯一剩下的可以依靠的便是自己领着的南路人马,可是由于赵武采取的股袭扰之策,南路人马也是空费粮饷而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洪大缺时觉得自己很难。

因为在他的计划里,四面官军齐出,本应该是个秋风扫落叶的场景,可却成了徒费粮饷,劳而无功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面对赵胜这类打算占据一地对抗朝廷兵之人,历来便有两种解决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占据梁山水泊的宋江式结局,另一种方式便是在皇明两百年的历史中上演了无数次的反抗剧本。

在第二种结局里,除了带有皇家血统的燕王朱棣外,其它的人都成了大明官绅们的踏脚石。

在崇祯三年这个时间背景之下,除了赵胜,没有人会真的认为,老朱家养了几百年的这头鹿,将再次引得世人尽折腰,引得豪杰抛热血外。

汤纶和刘景岩尽管与赵胜站在了一起,做出了与赵胜一起去推倒这个老大帝国的举动。

现如今的这遍地开花的起义军,有九成的人都会觉得,最好的结果便是招安,至于最不好的结果,便是十八年后再做一条好汉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洪大饶上司三边总督杨鹤杨大人制定了招安义军的策略,杨大人觉得义军们定会趋之如骛。

因为招安策历来便是一条上策,这条计策与和亲策一样,乃是王朝长治久安的必备良策。

招安不仅能快速的平定叛乱,还能尽快的恢复当地的民力,使其人与其地都能为皇明的大业做贡献,真是善之善者也!

只不过洪大人恰恰是这条良策的反对者,他是个铁血的镇压派,代表的是大明官绅阶级的强硬派。

正领着人去往绥德的延绥巡抚洪大人,此时此刻对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有别样的感悟的。

洪大人更加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尽管他的实际的军事经验并不是很多,可是丰富的理论知识,足以使得他清醒的认识到兵贵神速。

更何况他派出的夜不收,这几带回的消息,都是义军在绥德大兴土木的情报,他又怎么能坐视义军负隅顽抗,以至于东山再起呢。

对待敌人要像寒风般凛冽而又无情,洪大人尽管没有听过这句话,但是他行动已经百分之一百的诠释了这句话。

官军正在快速而又有条不紊的向着绥德进发,他们要做的便是围住义军,打败义军,消灭义军,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

官军自然是迫不及待了,可绥德的赵胜也是在和时间赛跑。

绥德城上一次被攻破是赵胜领着人干的,命运便是这样的难以捉摸,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在砖缝中也许还有上次留下的血迹,而如今却是攻守异位了。

被自己打烂的城防要重新修复,被自己损坏的城墙要重新修补,对赵胜而言,无论是拆还是建,他都觉得挺难的,只是生活还要继续。

关于绥德城的防守,赵胜真真的做到了事必恭亲,一支箭,一罐火药,甚至是一块墙砖他都要去关心。

倒不是其他人就做不好这些事情,而是赵胜需要做些事情,成的装做云淡风轻,装做不把官军放在眼里,他觉得真的很难。

他需要做些事情,使得自己那颗无处安放的心有个归处,即使是些再也普通不过的事情。

赵胜比任何人都知道接下来,绥德城防御战的重要性,绥德就如同一座高高在上的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