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三十八章 赵胜的打算  兵起秦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丹汗早已不是那个自称为四十万蒙古国之主的呼图克图汗了。

崇祯元年皇太极亲自领兵征讨林丹汗,两方从二月一直打到九月方才结束,历时半年之久。

此战以后,后金占领了察哈尔与哈喇慎之故地,林丹汗败走,仅剩宣府边外以西的河套与土默川等地盘了。

可无论河套平原也好,土默川也好,都有黄河灌溉,且土质疏松,是上好的膏腴之地。

河套是指黄河“几”字弯及其周边区域,位于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

河套平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秦一统天下之后,在河套设有云中,九原二郡,迁徙三万户戍守。

汉武帝时,河套之地则划为朔方,五原,云中,定襄等四郡,后王莽作乱,河套落入匈奴之手。

其后窦固,窦宪,出击匈奴,东汉又据有河套之地,魏晋时期,天下多事,河套为北方多个政权争夺之重地。

至于汉后,河套之地有时握于中原之朝廷,有时又为草原部族所有。

秦汉以降,河套在手,则中原无事,河套失落,则边关一日三急,此乃极为重要之所。

到了大明之时,太祖与成祖时,河套为大明所有,及至宣宗朱瞻基时,奉行仁宗不勤远略之策,河套遂不为大明所有。

后来俺答汗孛儿只斤阿勒坦,以河套膏腴之地起家,领数万之众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

如今赵胜建基业于榆林,河套之地握于谁手,更关乎其生死之存亡。

而且赵胜虽据有榆林,然而其地贫瘠,所产之粮不足,军用溃乏。

赵胜若从榆林出发,南可下延安,继而可望关中,西可下庆阳,固原等处亦非不可图之。

然则大明天下虽已纷纷,天下人心犹在明室,赵胜稍微坐大,让天下人注意到了他的存在,朝廷讨伐他的兵力,少则十余万,多则数十万。

开玩笑,大明太祖怎么发家的,可都是写在太祖实录之中的,朝廷之上可没有傻子。

因此赵胜能做的,便是乖乖的呆在榆林,等洪承畴灭了其余反贼之后,再来顺手灭之。

这是洪承畴和三边总督杨鹤能容忍赵胜占据榆林的原因,因为榆林穷困,赵胜再怎么休养生息,也成不了大患,还为他们省了一笔拨往榆林镇的军费。

不在大明境内搞事情,这是赵胜与洪承畴的默契,赵胜如今也没有实力挑战这个默契。

这便是赵胜所走之路,相较于王嘉胤等人游走四方的流寇战法的不足了。

面对如此困境,义军上下都有强烈的开拓之心,赵胜及一干心腹,早就打着河套平原的主意,只是时机未曾成熟。

占据被大明放弃的河套之地,是赵胜必须要去做的,甚至说他也只有这么去做,才能死中求活。

就赵胜而言,河套被他占据,乃是最为完美,其次是林丹汗据有河套,最差的情况,便是河套之地落于后金皇太极之手。

如今林丹汗势穷力孤,却握有河套之地,犹如小儿抱金行于闹市,难免旁人不生夺取之心。

赵胜虽早有觊觎之心,但是一方面他与林丹汗有歃血之盟,另一方面他手下人马不强,粮草也不丰裕。

如今榆林义军已经休养数月,又夺取了张家口的钱粮,加之黄太极大军征讨,赵胜觉得可以打一打河套平原的主意了。

“大哥计将安出?”赵武问道。

赵胜听了赵武的话,笑着答道:“林丹汗若是听闻后金黄太极出兵的消息,怕是要吓的落荒而逃的!

所以我要给他些信心才行,此次从张家口除了得了些粮食外,金银也得了不少。

我打算送些金银与林丹汗,让他拿着这些钱去招兵买马,争取在明年皇太极来袭之前,多增强几分实力!”

赵武听了这话,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开口道:

“大哥,以我之见,林丹汗不足为凭,即使送给他金银,他招了兵买了马,也无济于事!”

“阿武,何出此言?”赵胜连忙问道。

赵武看了眼赵胜然后道:

“以弟观之,林丹汗其必败有三,其一人心不一,部落内黄教,红教之争,日益激烈,渐成不可控之势。

其二兵少将寡,手下可用之人甚少,而反观黄太极,科尔沁诸部争相用命。

其三林丹汉壮志不在,终日里只是饮酒,乐声色之类,其威望日坠,部民日渐离心。

弟不曾读书,赖大哥之力,学了些兵法战策,如今之言,乃是弟个人之见,兄若要决断,还请问于汤、刘二先生为好!”

赵胜听了赵武的话,先是默默思考,然后指着赵武大笑道:“阿武,莫非吴下阿蒙也!”

将赵武比之吴下阿蒙,倒不是赵胜夸大其辞,而是却有所感。

要知道赵武以前不过是一农夫,从花岩寨起家至今,不过二三载,赵武便有了洞察全局之能力。

从一介农夫到具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