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祯震怒欲杀人  兵起秦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赵胜领军来到北京城下之时

黄得功的勇卫营,高起潜统领的京营兵马,早已撤回京师。

而京师的城门也早已关闭,一切都如赵胜预料的那样,卢象升一灭,提兵杀到京师城下,竟然无一兵一卒敢挡。

在北京城上,官军高度警惕,防备森严,对京营的将士而言,这一切并不陌生,甚至很是熟悉了。

从崇祯帝继位以来,京师隔不了多久,便要戒严一段时间,他们已经经历过多次。

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杀到北京城外的不是从关外来的后金兵马,而是从陕西远道而来的赵胜所部义军。

到达北京城下之时,赵胜既没有派兵前去挑衅,也没有立刻攻城。

而是,准备了一车一马一棺,将卢象升的尸体送往了北京城内。

对京营的将士,京师的百姓而言,他们还不知道,宣大总督卢象升已然战死。

因为京师最近流传的是宣大总督卢象升,早已投降了贼人赵胜。

他们的逻辑也很简单,以宣大总督统帅的兵马,怎么可能不敌赵胜。

所以,失败唯一的原因,只能是作为宣大总督的卢象升作了投降之人。

京师百姓和京营将士倒也没有多么愤怒,因为这都只是些谈资,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赵胜兵临城下,崇祯皇帝朱由检陷入了无边的苦恼,以及愤怒之中。

此刻,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日常处理政务的大殿之中,他看着殿陛下眼观鼻,鼻观口的一众大臣。

原本被压下去的火气,腾的一下,又上来了,今日他定要借卢象升一事,让这些大臣们长长记性。

于是他暂时压下心中的火气,看向殿陛下的大臣们问道:

“诸位先生,区区贼人杀到了京师之下,局势何以至此。

是我大明兵少马弱,还是统帅之人无能?”

朱由检话话音刚落,兵部侍郎杨嗣昌便上前道:

“臣有本奏。”

朱由检见是杨嗣昌,心里暗道,满朝文武,也只有杨先生靠得住了,他笑着道:

“先生要上奏何事?”

杨嗣昌开口道:

“臣弹劾三边总督洪承畴、宣大总督卢象升玩忽职守,以致贼人势大不可以制,请陛下即刻下旨,罢免二人职位,按律治罪。”

朱由检认为杨嗣昌说得很有道理,自己给了洪承畴和卢象升这么多的信任。

他们却让贼人都打到了自己的北京城下,实在是有负皇恩,该从重惩处。

特别是卢象升,自己委任他为宣大总督,以兵部尚书职,督率兵马围剿赵胜。

可他呢,不仅没有剿灭赵胜,还打了个败仗,使贼人直接到了自己的京师。

如今他虽然死了,可是他犯的错,却是不可原谅的。

朱由检正欲开口,说出对洪承畴和卢象升的惩罚之时,却听到殿陛下一阵声音响起。

“臣参奏洪承畴残害乡民。”

“臣参奏洪承畴轻敌冒进。”

“臣参奏洪承畴贪污军饷。”

“臣参奏洪承畴拥兵自重。”

…………

杨嗣昌起了个头之后,一时之间,大殿内尽是参奏洪承畴的。

这些人大多是陕西籍的官员,他们在朝中为口舌之臣,洪承畴为了加快决战,采取的措施,大大的伤害了他们自己他们家族的利益。

前些日子,他们也上了不少奏折,可都被皇帝压了下去。

如今皇帝的亲信杨嗣昌,参洪承畴和卢象升,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这些陕西籍官员的目标,则是扳倒洪承畴,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时,却听一到苍老的声音响起。

“陛下不可呀。

洪承畴为三边总督,手握重兵,正与贼人在陕西交战,此刻不宜下诏治其罪。

至于卢象升,虽然战败,指使贼人杀到了京师之下。

但他已然战死,陛下理应下诏优抚,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此人正是内阁大臣贺逢圣。

贺逢圣是万历四十四年的殿试第二,也就是当年的探花郎。

他与前辽东巡抚熊廷弼从小相识,他见识过,朝廷因为追究熊廷弼罪责,以致辽东局势渐不可控的事。

如今,杨世昌又请求罢免洪承畴,治罪卢象升,他一定是要站出来说一句话的,悲剧不能再重演。

卢象升和洪承畴这些年,为朝廷剿灭无数贼寇,是有功劳的。

“贺大人说话,好不讲道理,洪承畴虽然有兵马在手,并且身处前线,可他是皇上的臣子,有罪就该责罚。

如此才可彰显朝廷的公正,才可令天下文武,尽心为皇上效忠。

若按贺大人的说法,身处前线,手中有兵,朝廷便要对他投鼠忌器。

这只会让天下督抚们小觑朝廷,以为可以仗着兵马撑腰,唐末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