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备战关口  方国的复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阳尚炽,青石上,师仪还向范豹禀报了一件令他心情有了好转的消息,虞南书的儿子虞无双和姬无珐的侄子姬小华一起来到了戎寨,已经和师仪初步商定了建立戎寨商贸马队、快速扩大戎寨经贸规模的一些具体计划,而且,他们各自又带来五六十匹戎马来,随马还运来了不少用于军用的物资和粮食,当然,这些军用物资都是虞南书所运,而粮食却是姬无珐筹集运回来的。

范豹高兴起来,他站在青石上,展望着山下一片片金黄待收的黍子、小麦和隐隐约约在地里忙着秋收劳作的墨徒们,对戎寨和墨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满腔的热诚和希冀,他兴奋地对师仪说道:

“也许不等到菊月完,戎寨的骑兵总数就会超过五百人,加上浐河的新骑,咱们的墨军精骑就会基本成型了!按照这个劲头干下去,希望不到仲冬下旬,就能实现少主提出的建成骑兵旅的计划!”

“姬无珐还让小华带来了晋地的铁制农具和懂得深耕技术的老墨徒,我打算让他们带动我们戎寨的墨徒们,在农作中推广牛耕、深耕和铁具使用。如此一来,咱们戎寨的粮食产量也会上个台阶,同时,铁器的冶炼也要重视起来,以便为新组建的墨军提供过得硬的兵器来。这件大事,我打算让姬小华负起责任来,这孩子很能吃苦,身子骨也结实,一来戎寨,就带着他的老墨徒下地传授晋地的牛耕技术了。我很喜欢他,连马队我都舍不得让他去了。”

“至于虞无双,这孩子脑子很活,很是精灵,懂得记账,精于计算,是个做生意的料,可牵扯到对外经营,还有马队的训练和其它事情,我得请你和少主看着办了。这几日,我让他随着白病子在‘枣园’学着骑兵训练呢。”

“好啊!姜还是老的辣,这个虞南书和姬无珐不愧是久经考验的老墨侠了!又送马又运粮的,实在辛苦他们了!强将手下无弱兵,他们的后代,也是咱墨家的希望所在,对咱们的小墨侠,你这样安排非常好!没想到我的副总执事,还有如此深远的考虑,你呀,真不愧是咱戎寨的一个镇山之宝啊!”

“这还不都是向圣人、少主和你学的,我尽量打理好这后方,争取多产些粮食来,少主和你也能少操些心!一心一意扩好军,练好兵,将来说不定随时还要打仗啊!”

师仪喝了一口水,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边谦虚地对着范豹说道。

“你说的是!少主急于练好骑兵,就是有这个考虑在。这次在司马府,我听说浐河对面的天水秦军似乎有了异动,想对关口的代虎动手,我这次去浐河,也要把这件事向少主详细禀报,和他赶紧商量一个办法出来!”

“方如镜也太不争气了,浐河还是不是他方国的领地?还是不是他的重要关隘?咱们墨家出人出力,为他抵抗‘腐疫’,他们,不管不问不说,那个荆国忠还火中取栗,抓了咱的蔡丁,真是可恨可恶!”

师仪说着,在青石上狠狠地跺了一下脚。

“关键是代虎和咱们刚建成的‘仙人湾’,决不能让他们伤了这一人一地!”

范豹说完,便招呼师仪继续下山。

俩人又走了少半个时辰,山下青砖黑瓦的‘义堂’已然尽收眼底,快要拐过一个山坳时,师仪叫住了范豹,给他指了指山坳下,不远处的粟子地里,一群人劳作的人们:“看,那个敦敦实实,灰布短衣,脚穿黑麻草鞋的,就是姬小华!”

大约二三十丈外,姬小华正领着十几位老农,鞭赶着一头耕牛,自己用力掌着牛身后的木犁头,一边用力犁地,一边侧脸向着身边的老农,细说着深耕要领,脸上、身上都好像已被汗水淋过一般。

范豹看得有些怔了,他正要抬腿走过去,却被师仪轻轻叫住了,他小声笑道:“你莫再去打扰他了,人家正干得起兴呢!”

范豹笑了笑,向师仪举起一个大拇指来。

到了‘义堂’,火大牛正坐在“义堂”门口临时搭建起来的草蓭下的一个漆案边,一个粗大的旗杆上有一面写着‘招兵’字样的黑底红边三角旗,正迎风飘扬。他和一个身着粗布短衣的少年说着什么,见了范豹和师仪,他忙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怎么样?这几日招兵情况如何?”

“禀先生,今日又招新兵二十人,新建起的新兵营里已经满额,已逾五百人。步军营已经有二百人开始正式列装训练,明日白病子和赞大侠还要从新兵营中选出一批骑兵走。”

“有什么困难么?”

“急需再建一个新兵营地,‘菊园’场地有些不够用了,按照少主的意思,要到仲冬下旬,步军组建起一千人,咱这场地,还必须扩大。”

范豹点点头,又回头看着师仪,师仪胸有成竹地说道:

“‘菊园’场地是明显不够用了,不过这已在少主的意料之中,他早已让我开始寻找新的练兵场地了!我在离‘菊园’不远的‘桃园’后,已经叫人着手平整土地了,那里,会有一个可练兵数千人的大场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