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身影  小地主升职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皇似乎已经忘记了方才钟川说的话,好整以暇地往京兆府开设的粥棚哪儿走去,他想看一看他受了灾的子民们,到底在吃些什么。

徐泰看武皇踱步缓缓往最近的一个粥棚而去,伸了伸手,似乎不想让武皇过去,可是又把手放下,皇帝,早晚是要接触这些的,尽管而今他才登基两年,虽是新皇,也该接触到这些,睁大眼睛看着这人间惨剧,是他应该做到的。

很神奇,江安此时竟然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徐泰的心理波动,只是朝徐泰摇了摇头,什么是皇帝,享受得最好的,承受得最坏的才是皇帝,你指望在皇宫里的一片安宁中就培养出一个文成武德的圣上?

这世上,谁都可以是玻璃心,唯有皇帝,不可以。

粥棚前正在施粥的京兆府小吏和粥棚前的灾民长跪不起,武皇让他们起来才稀稀拉拉的站起来,灾民中有体弱者,甚至一跪下去便起不来了,武皇快步上前,把那位老妇给扶了起来,温和地笑了笑。

武皇没说什么,只是周围百姓刚刚平息的哭声又瞬间爆发,决了堤的泪珠子似乎要淹没这城北的大片土地。

掀开大锅的盖子,武皇仿佛被施了定身术,怔怔地望着这口锅中,一动不动。脸上的表情迅速变化,笑容缓缓收拢,便是那拿着黑漆漆的锅盖的那只手,也微不可查的颤抖着。

待到他抬起头来,脸上已经一片铁青,厉声喝道:“这就是你们京兆府给灾民们的粥?”

小吏低着头不敢言语,闻讯赶来的京兆尹更是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身体如同筛子一般发抖,冷汗涔涔。

武皇拿起勺子,盛了一些,就要往嘴里送,大太监常英眼疾手快,慌忙拦住武皇,把一根银针扎了进去,看着银针光亮如新,才如释重负地松开陛下的胳膊告罪。

一口米水进到了武皇嘴里,武皇腮帮子动了动,似乎在用舌头努力寻找着米水中的米粒,一番尝试之后失望地摇了摇头,脸色更是难看,双目充血地一脚踹在京兆尹身上。

“朕予你俸禄高位,就是让你如此对待朕的百姓的吗?好哇,京兆尹,当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被踹翻的京兆尹慌忙又回来跪好,听着武皇的责骂把头低的更低,却诺诺不作声。

“你可知朕方才喝这粥是什么感觉吗?就好似一口清水入腹,连牙齿都留不住半粒米,这等稀水,安能饱我饿民之腹?京兆尹,你该当何罪?”武皇声色俱厉。

“陛下,臣…臣…”京兆尹呜咽着。

怎么?什么情况你们不知道吗?一个个都跟死了一样,江安没好气的看着徐泰张闻之等人,这跟京兆尹有什么关系,整个国家当时都拿不出粮食,京兆尹能凭借着手中微薄的粮食维持这么几天,已经很厉害了好不好?

别人不管,我江大胆管。

江安急忙上前拉住又欲踹上去武皇,也顾不得君臣之礼了,让一个有功之人承受如此辱骂,才是最大的失礼。

“陛下,你现在再怎么打骂也没用啊?关键是赶紧把粮食运过来,让灾民们先吃上一顿饱饭,是非功过,待大灾之后再清算也不迟啊。”

“对,江安你说的对,是朕失了计较。”武皇又环视周围正直勾勾的看着他的灾民,直觉的心痛难忍,头也不回地说:“张爱卿,速速把户部今早筹措的赈灾粮运到此处,开篷施粥。”

“是。”

张闻之收了命令就慌忙离去了,应是到户部去准备粮食去了。

武皇又拿出了金黄色的大喇叭:“朕已经让张爱卿去运粮了,不消片刻便到,朕陪你们一块等着。”

武皇面色稍缓,继续挪步往前走去,目光尽量给到道路两旁的每一位灾民,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皇帝也在关注着他们。

江安一直在追溯自己心中那种违和感的来源,直到现在,方有一丝头绪。

最大的违和,就是这位武国皇帝。在江安的印象中,皇帝就是那种提刀杀人,放下刀算计人的心思阴沉,为人冷漠之人。他们可以为了权力斗争罔顾生灵,可以为了实现青史留名置百姓于不顾,可以为了自身的享乐安逸而罪祸天下,可以为了苟延残喘而屈尊降贵。

可是眼前这位皇帝不是,公爷说他已经二十五岁了,可江安看他却还是个孩子,他很幼稚,很单纯。幼稚到面对不了这种大灾,单纯到会觉得这非天灾而是人祸,然后把罪责揽在自己身上。

他会为了京兆尹施的粥太稀而怒发冲冠,暴怒难制。这才是江安最喜欢他的地方,会因为不好的事情愤怒,不也正说明他心地善良吗?

他,只是需要继续学习罢了。现在这位新皇就是一张白纸,谁都可以在上边涂涂画画,江安有些蠢蠢欲动,极力压制着自己想把心中所有的成为明君的方法灌输给他的冲动,不论何事,都是自己学来更通彻,想必这也是刚才众人都不言语制止武皇的原因,张闻之,徐泰也在变相地促进武皇的学习,只是方式更隐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