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你那是馋人家的船(感谢书友的月票!)  大明王朝1624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沅白了墨洵一眼:“还能是什么情况……你以为什么情况?”

墨洵给他一个男人都懂的表情。

“我去,你看出来他是个女的了?”

“嘿嘿,我说你小子怎么的不想这么早成亲,还想浪两年是吧?理解理解。不过还是你厉害,人家那么化妆了,你是怎么看出李华梅姿色的?”

“姿色……好啊,我现在就告诉丽娘去,你之所以三十来岁才结婚,之前一直是在浪来着,难怪看女人这么在行。”

“别,别,别。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虽然知道李沅在开玩笑,但妻管严还是下意识地求饶。

“其实我是以前听谁说起过,或许是浙江的同年吧。他们浙江一带有个女海盗,名字就叫李华梅,所以才想把她留下来,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李沅根本不知道李华梅一直是用“翔绯虎”这个拗口的外号对外行事的,也算是误打误撞了。

“和海盗合作?你不是馋她的身子啊,你是馋她的船!”

我去,越说越离谱,哪跟哪啊……

晚上在豫园西楼阁的接风宴,不但有酒,还有歌舞。江南繁华地,松江府最有牌面的宴会,怎么能少得了有美在侧。

就在亭台的酒席之外,咿咿呀呀的吴语曲调,吕正心见李沅似乎不懂,悄声解释:“这就是时兴不久的昆山腔水磨调,大人久居北地,听听咱们这边的一唱三叹,也别有一番滋味吧。”

这个时候还下意识地将自己排除在“咱们”之外么?

李沅不动声色,这应该就是最早期的昆曲了,虽然听不大懂,但总是能觉出些阳春白雪出来,昆曲曲目最早就是文人闲暇时候的创作,品位和格调不是走江湖的艺人唱的哪些粗俗玩意可比。

“这曲名叫牡丹亭吧”,李沅在后世看过青春版牡丹亭,对杜丽娘这个名字总是印象深刻的。但李沅听不懂正宗的吴语啊。

巧了,墨洵娘子熊二小姐闺名也是叫丽娘。前几日在船上听墨洵学吴语叫自己的夫人,是以在旁边李沅也大概知道了“丽娘”的吴语发音。亭外的戏班子咿咿呀呀的吴语,别的没听懂,唯独“丽娘”听的真真切切。

“大人果然博学,不愧是我大明的状元郎。”吕正心由衷赞叹:“这曲牡丹亭问世也就七八年,一出世就惊为神曲,但下官料想,传唱怕只是苏扬附近,没想到知府大人竟然也知道,佩服,佩服。”

有了这个由头,大家的话闸子也就打开了。

李沅和吕正心等人喝得相当热闹,但是否尽兴就难说了。大家第一次见面,哪有什么拖心窝子的交情,无非就是逢场作戏。李沅知道,以后这样的场合还多的是。

这一帮子的属僚,还是有一个人引起了李沅的注意。

上海知县马林,就是那个三年庶吉士结果只捞到一个知县的倒霉蛋。整桌除了李沅这个主角,属他年纪最轻,二十八岁的年纪,在向李沅敬酒的时候,有些木然,只是大概的致意,一副不太情愿兴致不高的样子。

在酒桌的众人之间,有些落寞,显得格格不入。

李沅其实是理解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和他一样有和年龄不相符的阅历和成熟。马林家乡的江西建昌府,是江西和浙江交界的山区,是个知名度不高欠发达的小地方。

少年时心无旁骛努力读书,科场场上也许顺风顺水,甚至还能收获神童的美誉。但中了进士后,步入官场,就像山野的花朵曝光在闹市之中,不会变通不懂人情世故的缺点被暴露无遗。

少年进士未来的成就,并不比中年进士有多少优势。

马林庶吉士散馆被评为劣等,大约就是某些事情触怒了上官,自己还不自知。

高中进士、得选庶吉士,一下子又到散馆劣等,被外放知县。人生的轨迹完全偏离了曾经美好的想象,巨大的落差是肯定的,甚至会觉得周围看向自己的目光都是包含着恶意和嘲弄。

慢慢的就开始自暴自弃,人生就这样了吧,像一只鸵鸟装做木讷来对抗世界,也维持自己的尊严。

但他其实是很聪明的啊,这样的聪明人很痛苦。

也许是看到比他更年轻的李沅游刃有余地在酒桌上周旋,马林更感觉两相对比自己的失败,在酒桌上竟然是喝醉了。不过他酒品还算可以,喝醉了没有忍住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倒没有疯言疯语失态。

“马大人似乎是醉了,今日就送到府衙歇息吧。”散席的时候,李沅没让上海县的从吏把马林接回去,而是让他送马林到府衙。

吕正心等人心想,新任知府大人开始弄笼络人心的把戏了,心里指不定对这不懂规矩的马知县怎么生厌呢。不过李大人也不能这么随便乱选人啊,马林这扶不上墙的烂泥,你笼络他又有何用。

李沅不管别人怎么想,自顾自和众人道别,上了马车回府。

到了府衙,马车是停在第一进的院子西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