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创信访办  不爱权谋爱诗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皇子夏承言的言论一出,一向庄严肃穆的宣政殿内,满堂哗然。

朝廷每设立一个新的衙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多年的实践考证。即使决定要建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户部拟定文书拨款、吏部人事选拔调动、工部选址动工修缮等等事宜,绝不可能是这位四殿下一天两夜能够想明白的。

而且一个新衙门运行起来后,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面对。权力大小、官阶高地、如何与其他机构共存共事等许多问题,如今夏朝的制度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慢慢演变而来,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户部尚书范斌一脸失望,低声对身边的同僚道:

“这四殿下还是太年轻,哪有一口吃成个胖子的……”

“慎言,慎言,毕竟四殿下还没有政治经验……”

那名老臣用左手轻捂着嘴,轻轻摇摇头的小声回道。

一向政见不合,拥护不同皇子的左相韦长歌、右相郭适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轻蔑和不屑,便又立刻将目光移开。

“幸好今儿个是早朝,要是四殿下前两天在国宴上这么说,可就在霄国使者面前丢人了。”

“四殿下不是一直和二殿下关系不错吗?就这样的想法还想出来争点儿啥?”

“小声点儿,你没看圣上还没说话呢?做得好不好不重要,关键看陛下想不想让他做。”

果不其然,纵使是满堂哗然,高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陛下表情也没有丝毫变化。

见父皇面露不悦,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太子和二皇子,几乎是同时开口低喝:

“闹什么,肃静!”

“现在是早朝,安静!”

随着两位殿下的轻声呵斥,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几乎同时闭上了嘴,不敢再继续多言。而皇帝却像是没有听见那些窃窃私语一般,若无其事的看着夏承言,轻声继续道:

“老四,你可知道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有多麻烦么?不如你给大家讲讲,何谓信访办?又何谓文工团?”

既然皇帝陛下亲自开了金口,夏承言便挺直了腰板,很自然的回过身来望着百官,眼神中透露着轻蔑。

能站在这宣政殿内面圣议事的,都是朝廷里的栋梁大吏,手中所握着的权利都不小,如今众人就这样一齐被四皇子冷冷的目光审视着,不禁都觉得有些不自在。

先给这些看不起自己的朝臣一些下马威,免得这些人总是阳奉阴违,觉得自己好欺负。这是夏承言此时的真实想法,只不过先从谁来开刀倒是个问题,总不能一上来就给左右二位宰相难堪吧?况且他们背后的人分别是太子和二皇子,为难他们不免让人多想……

“不知儿臣在讲出自己的想法之前,可否问诸位大人几个问题?”

夏承言心中已有定数,为了防止各位久居官场的老狐狸给自己兜圈子,他必须还要一道免死金牌。

“那是自然,你尽管问便是,朕也要好好听听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了皇上的亲口玉言,夏承言相信朝里的文武百官再也不敢和自己兜圈子,问东答西了。

微笑着在大殿下走了一个来回,夏承言突然停在了一个白发老者面前。这人是户部左侍郎,户部的二把手,名叫陈延,专管银粮调配,算是财政重臣之一。

“敢问陈延大人,朝廷每年拨款给御史台和神龙禁军监察卫的银钱有多少?”

陈侍郎一愣,御史台的职责是监督参奏天下官员,而神龙禁军监察卫则是监控查处京都内高官的,两个地方关于银钱的花销着实不小,但毕竟他们属于秘密机构,特别是隶属皇帝直控的神龙禁军监察卫,这些银两花销怕是不方便在朝堂上公布。

陈延赶忙不动声色的往龙椅上一瞄,眼见皇帝轻轻点点头,才小声道:

“具体的花销需要参考户部内的账本,但根据往年的汇总,近几年御史台的年花销在五十万两至一百万两左右,而神龙禁军监察卫的花销也在这个范围。”

夏承言微微一笑,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御史大夫吕传赫,轻声道:

“敢为吕大人,御史台是国家的司法监察机关,监察天下官员,那您敢保证天下官员没有漏判、错判、不敢判甚至监察失职或监察不到的地方吗?”

吕大人听了这个问题,一身冷汗,感情这四殿下是真的不懂政治吗?这不是送命题吗?要是回答:敢!那今后出了任何问题,自己都是欺君之罪,若是回答:不敢!那不是代表自己工作失职吗?

感受着四周同僚以及皇上的目光都望向了自己,吕传赫大人一边冒着冷汗一边在心里诅咒了四皇子一万遍。

“好了老四,你就不必为难吕大人了,御史台一直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世间之事很难做的十全十美,所以你说的情况依旧存在,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说。”

皇上随意两句,瞬间解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