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整年  逃往星空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是2零25年7月16日,在首都时间上午十时,星火号内外防空警报声一时间响彻大地。此时,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低头默哀。

一年了,已经离开地球整整一年了,曾经的亲人、朋友、同事、嬉笑打闹的玩伴,这些,仿佛还历历在目。

舰长弘易在昨天发布了全船广播,决定将每年的7月16日定为人类重生日。并在这一天的上午十时,拉响警报,全体默哀三分钟,以这样的形式表达对往日同胞的思念。

今天,除了默哀,还有一件大事,人类英雄纪念碑的落成。在星火号生活区的中心广场三十米高的纪念碑已然刻上了数十人的名字。

而在纪念碑的不远处,大家都不会注意的角落里,一个不修边幅的瘦弱男孩长久的凝视着赵德的名字,直至中午方才离去。

在希望之星上的这一个多月里,人类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也是爆发出了空前的创造力。

毕竟现在希望之星上的人类,都是来自于地球时代工业规及模产值排行第一的国家。

虽然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工人原来是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但用大机器进行生产和建设这种事,就像从娘胎里带来的超能力一样,只需要稍加培训就会轻车熟路。

现在去看星火号的外面,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已然翻天覆地。

各种深嵌在就近冰面下岩石层上的金属结构房屋悄然矗立,这些巨大的厂房有的是冶炼矿石的工厂,有的是生产武器弹药的工厂,以及生产粮食的工厂,这些工厂中的机器在一个星期前就已开足马力。

当然,取得这些成就除了人类本身的创造力之外,还得益于希望之星的原住民,就是那些变异了外星丧尸。

因为在他们建造的巨型建筑旁,几乎所有的山体都是处于被挖开的状态,而他们制造的矿山车又足够的大,原本计划一个月才能装满资源的星火号,硬生生的一个星期就装满了。

这也导致了后来不得不把原生矿石再搬出来,制造成成品再运回飞船的库房,一来一回的还给耽误几天。现在的人类用丰衣足食还富裕来形容真的是一点都不过分。

这还只是生产方面取得成就,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样让他这个舰长笑的合不拢嘴。

先说微生物这方面,在罗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对外星丧尸的解剖研究,已经明确了它们的确是由于脑细胞感染了大王菌导致的变异。

没过多久他们就成功研制出了针对大王菌的噬菌体,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间接的发现大王菌不仅对人类无害,还有可能会大幅度提升人类的免疫力。

专门针对大王菌的噬菌体是一种长的很像纳米机器人的病毒,这种病毒还可以通过希望之星上的空气进行传染。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能够彻底消灭希望之星上每一个暴露在空气中的丧尸。

那么幸运的话,当所有的丧尸全部消灭干净之时,这颗星球将会永远属于人类。

这样的消息不仅是弘易开心,整个军方的作战人员同样是开心的不得了,虽然现在武器弹药非常充足,可以随便开枪,开炮,但是打烂的外星丧尸还是太恶心了。如果能够用这种病毒制造一种空气炸弹,那么至少在清理尸体时会好受很多。

在武器弹药和各型宇航服的数量激增以后,那些一天到晚嚷嚷着要出去考察地理环境的科学家也得了满足。他们在一大队的士兵保护下现在去到最远的地方已经距离星火号足有两千公里了。

但是意料之外,并没有什么新物种的发现。

也难怪,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估计所有的野生动物不是被冻死,就是被外星丧尸吃掉了。垂头丧气的他们也就渐渐放弃了理想中地理大发现这样的成就。

除了冰还是冰,连个植物都没有。

但是另一批就近在巨型建筑里到处拆来拆去的科学家,却取得不少惊人的发现。

一是外星人制造的核聚变装置,经过拆解和研究,发现这是一台重核聚变器,而且结构相对于星火号上那个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在得出这一结论后,不少老核物理专家当场痛哭流涕,要知道他们先前可是研究了一辈子的核聚变,期望用核聚变替代化石能源,但一直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而星火号上的那个轻核聚变装置则因为太复杂,不能拆,也不让拆的原因以致他们的研究被称为永远的五十年。

直到今天他们才发现原来这种重核聚变装置只要造的足够大就可以完美运行了,且核燃料就是随处可见的石头。他们边哭边自嘲道,真是蠢啊,为什么完全没想到。

二是,在蓝的帮助和科研处负责人杨凯的带领下,成功破译了从巨型建筑总控室里拆出来的一台计算机。

该计算机同样有二进制的,和人类制造计算机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主要在体现在计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