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2章 有心人  淑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阿兰,我其实挺喜欢一个人的,就是朝廷上的传说,虽然人们都说他是贪官,但是很多事情能做到那个程度,也真是令人佩服。”淑苑说着,“能当皇上的左右手,能为皇上想很多,真的,也希望皇上身边有一个那样的人,要是皇上身边有的话,就好了。”

阿兰:“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皇上身边的左右手?”

淑苑:“好吧,我就当做是一个故事来讲吧,有书里面讲的是有个朝廷,那个朝廷里面的人是满族人,而不是汉人,这今天要说的主角,和珅,他不是汉人,是满族人,所以他不姓和,他真实姓氏是钮钴禄,这在满族中属于大姓,也有不少皇族人是这个姓,相当于汉族的刘、王、李、陈等。”

阿兰:“未曾听说过这样的姓氏,这个是不是远方的少数游牧民族?”

淑苑:“是,他们是远方的一个民族,话说,和珅和弟弟两个人就读于咸安宫,这个学校以招生条件严格和教育质量出众,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名学堂。能够进入这个学校的,非富即贵,而且必须都是旗人。在和珅10岁左右的时候,他的父母去世,所以即使曾经他可能是官宦子弟,但在父母早亡的那一刻起,他将来的路必须要靠自己了。咸安宫这个地方,里面文史武功什么都要学,但因为里面官宦子弟多,用功的人自然就少。很多人没了父母的管教,走上了歧途,和珅和他弟弟是这学校里特别努力读书的那一种人,所以很快脱颖而出。”

阿兰:“官宦子弟用功少,是,先生也是这样说的。”

淑苑:“从小和珅就非常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努力,一切靠自己。和珅各门功课学的都很好,但他的努力远不止于这些。在他还是十三四岁的时候,和珅就开始刻意下苦功夫临摹皇帝的字迹,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以后如果进入仕途,肯定是要写奏章折子的,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一些工作报告。领导看到的不仅仅是字迹上的相似,有好感,更是知道这个人的心意,一个有心人,这世上难得有心人。”

阿兰:“他小小年纪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淑苑:“可能也是和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系吧,小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就有这样的心机和城府多少有些可怕,但也同样能说明和珅是真得足够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自己,迎合这个世界。他当时的老师吴省兰看到后,就觉得这个少年以后必能成大器,所以对和珅很照顾。正是这一步步的努力和经营,和珅遇到了一个贵人,当时的尚书英廉。英廉听说了咸安宫出了个人才,就想考考这个人,他就是和珅,说明和老师关系处得好,就容易被推荐包装出去。”

阿兰:“这能遇见贵人,真的是极好的。”

淑苑:“是,若是想要以后的人,人人都为自己的贵人,就得需要自己有能力才是,英廉让和珅写一个匾额,毫无疑问,多年的书法字体练习,和珅一出手便让这位大人刮目相看,都是混官场的人,心里和明镜似的,英廉知道这个少年前途无量。”

阿兰:“这已经不是运气了,是他自己的努力。”

淑苑:“是,他真的厉害,后来,英廉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和珅。一个人可以穷,可以卑微,甚至低到泥土里,但一定不能放弃自己,你的每一点努力,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他的每一步都走的很稳,为以后做了很好的准备。”

阿兰:“他是不是没有考过科举?为何不考科举?”

淑苑:“他也许不是一个考试型的选手,在他18岁考科举的时候落榜了,这一度让他十分颓废,英廉将他推荐到皇宫里当差,做了当时的皇上的三等侍卫。不得不说,英廉真是和珅人生路上的一大贵人,但与其说是英廉成就了他,不如说是和珅造就了自己。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潜力,别人也不会在你身上多做投资。事实证明,英廉的投资是正确的,和珅这样的人才在当时的皇上身边很快就被发现了。”

阿兰:“他应该已经做好了很多的准备,面对皇上。”

淑苑:“是,有一次,当时的皇上听说犯人逃跑了,就随口引用了句论语,表达对朝臣工作的不满,和珅立马接了一句,回答地很投当时的皇上的心意,这引起了当时的皇上对身边这个侍卫的兴趣。后来,聊天发现,这个小伙子满腹经纶,谈吐不凡,学识不简单,后来经常找和珅聊天,和珅很快提到提拔。没有满肚子的干货,是难以做到和当时的皇上对答如流,又回答得如此令人满意。即使为官现在可能只是在一个很普通位置上,但只要能抓住可以展现自己的机会,就一定能够脱颖而出。”

阿兰想着自己在书库里面的位置,听得很认真,也希望早早的能够升位置,现在只是当了一个女官,但是能在宫里面有名头,还是差的很远,“小姐,您说的这个人是真的很厉害。”

淑苑:“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有一天,当时的皇上在圆明园看朱熹注解的孟子,由于字比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