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证据  龙虎大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赵都头苦笑一下,知道杜若这是年轻人爱在众人面前出风头,可前提也得是您这手段真的能破得了案,否则围观百姓越多,您越丢人现眼啊!

但不敢多说,只好吩咐下去。

有了通判大人和杜公子的指示,下面衙役们自然上心,很快还没开堂,衙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杜若,恭喜恭喜,没想到你这么快就破了案,果然又教我刮目相看一次。”

黄培到了公堂,看到杜若后,露出一番温和笑容,对杜若夸奖起来。

这番夸奖自然是不怀好意,就像民间那些见了小孩会爬树,就使劲夸小孩爬的好,鼓励小孩继续往高爬的坏种一样,黄培夸杜若的目的就是要他继续膨胀,越膨胀摔的越惨。

“黄兄谬赞了,我也是运气好罢了。”杜若淡淡道。

黄培听杜若又喊自己黄兄,心中恨极,眼角抽动,但却努力压制下去怒火,干笑着点点头,没吭声,到自己位子上坐下。

他心中冷笑,且让你小子嚣张一会,只要今日开了公堂,就是你爹玩忽职守的铁证,我一本参上去,有你小子哭的时候!

下午阳光正浓,不多时杜守义便急匆匆赶来,见到公堂里的杜若后,刚想张嘴说什么,又看了看一旁黄培,便止住,把杜若拉到了后堂。

“胡闹!不和我商量,谁让你放消息要开公堂的?”杜守义气的直跺脚。

“是你说时间紧迫的嘛,我既然破了案,自然想尽快帮你。”杜若道。

“你破了案?短短半天,你能破什么案?你以为当官办案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杜守义叹了口气,继续道:“你老爹我在眉州不能一手遮天,开了公堂,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你破案的证据有丝毫破绽都会被挑出来!到时候咱们父子可就不止是下不来台了!”

杜守义也是经验丰富的官场老手,自然和黄培一样,认为杜若这么快破案是年轻人自以为是,想当然。

杜若却没和杜守义争辩什么,直接和他说了自己的证据,并且一番带例子的细致的解释,让杜守义听后目瞪口呆。

“竟有此法!”

杜守义回过神,不免惊叹,眼里也迸发出光芒,杜若见他终于理解,便又附耳交待了他几句。

公堂之上,黄培见杜若父子许久不出来,心中忐忑起来,他生怕杜若被杜守义劝服,放弃开公堂,这就太让人失望了。

刚才该多夸他几句的。

黄培心中懊悔,他只希望杜若眼下将纨绔进行到底,咬紧牙关和杜守义对着干,毕竟如果杜若坚持以找到新证据为由跑到衙门外击鼓要求开公堂,在法理上,身为知州的杜守义也不能不开。

又过了盏茶时间,杜若和杜守义从后堂出来,父子脸色都没有任何表情,黄培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但见杜守义在法案后坐下后,宣布升堂,黄培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嘴角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笑容后,他脸上一直保持的温和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铁面无私。

没必要遮掩了,他即将对杜若露出獠牙!

“威武”

公堂内知州上座,通判其次,左右都头护卫,两边靠墙不显眼位置各有一台案,后面坐的是记录的主簿和推官。

堂下,是两排皂服衙役,手持水火棍,一边持棍撞击地面,一边用低沉的嗓音唱宣威武。

公堂内气氛立刻肃穆起来,围观的大批百姓从衙门外门涌至公堂门口,对堂内站着的杜若小声议论起来。

杜若站在堂下,身后跟着杜青,杜青紧张的瑟瑟发抖,杜若倒镇定自若。

“这不是知州大人的公子嘛?”

“是啊,听说他为父分忧查案,只去了蔡宅转悠一圈,就宣称破了案。”

“这怎么可能?州衙查了那么多天都没查出线索,怎么他一去就有?怕不是年少轻狂错以为了什么吧?”

“也不一定,听说杜小公子如今已经走上了正道,那蛐蛐行,关扑街已经好几日不见他身影了。他的词和白话诗也被士人称赞呢!”

“文采好可并不代表会断案。”

围观百姓们太多,七嘴八舌,一下就冲散了公堂里刚产生的肃穆,法案后杜守义对百姓这种行为习以为常,在大宋为官讲究的就是与民和睦。

“肃静。”

拍了拍惊堂木让百姓安静,杜守义看了看杜若,振声道:“带嫌犯。”

按照一般审案流程,有新的证据应该当着嫌犯的面,逐一陈述对质,以示里外公开公正。

“等等!”

面色如铁的黄培出言,制止了杜守义:“杜大人,现在就带嫌犯,只怕是不妥吧?”

杜守义问:“有何不妥?”

黄培冷冷看了眼杜若:“仅仅因为一轻狂小子一番自说,就带嫌犯来审问对质,岂非太轻率了?若是此子拿不出什么真凭实据,或者拿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