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出发  寻找耶利亚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天后准备齐了,队伍出发。

这支队伍分成五段,第一段是吐谷浑军队前锋,第二段是西域诸国、吐谷浑、蜀国使节团,第三段女神马鞭商团,第四段是唐家商团,第五段是吐谷浑军队殿后军。共有五千余人,一万余马和骆驼,一千余辆车。

在蜀国的时候,蜀国只是当地驻军接力护送,有些地方治安好就没有军队只有几个向导。到了边境,吐谷浑一千人军队护送了,其中六百骑兵,一百鹰人空失,三百后勤兵。可见吐谷浑的治安环境。

除了吐谷浑军队,诸国使节团和两大商团都各有护卫和佣兵。隔一段距离就是佣兵。

虽然已经进入三月,但是青藏高原还是冬天,路上都是半化的积雪,风呼呼的割人脸。

吉晓就不明白了。放着低海拔的河西走廊不走,却辛苦爬上青藏高原。她向唐之噶提出疑问。

唐之噶敲她的脑袋,说:“给你的笔记没认真看吧。河西走廊现在在陇国的控制之下。陇国不同意我们走。”

蜀国和陇国的关系不睦久矣。从两国邸报的风格就可以看出两国国人的性格迥异。陇国是个尚武的国家,垂涎富庶的蜀国许久,但因有秦岭之隔,不易攻下。

蜀国想要和西域做贸易,不从河西走廊走,就只好从青藏高原边缘走了。

至于印度,在这个游戏世界里那个位置是一望无迹的大海,谓之南洋。那片海是游牧鲛人的地盘。如果顺着海走,沿着青藏高原周边,也能绕到西域那边去,西域以西,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位置,是汪洋大海,西洋。

唐家有船队,有时候有大宗货物时,就是用大船队运货,走南洋、西洋到达西域。

吉晓看着地图,问:“为什么不走海路?”虽然海路比陆路更长,但是坐船,更省钱更舒服。

唐之噶再次敲了吉晓的脑袋,反问:“吐谷浑和吐蕃的与蜀国和西域诸国的关系。”

吐蕃统一了青藏高原和南部沿海狭窄地带。吐谷浑占了青藏高原北部一点。但是吐谷浑的实力不比吐蕃差,因为吐谷浑有着商道,做蜀国、西域诸国。漠南的生意。吐蕃更像是松散的部落联邦国家。

使节团里的吐谷浑强烈要求按原路线返回,这样吐谷浑就能收一次关税。

在秦岭南麓,树木茂盛,而到了北麓,树木就稀疏起来,并且裸露大片的岩石和黄色土。在山顶上有积雪,前方开路的土谷浑军队,派了大批奴隶清理路面

唐之噶终于没穿宽袍大袖了,而是穿上了圆领袍。虽是三月,但山上寒冷,他身上的圆领袍里面填的鸭绒。他还戴着兜帽,帽沿一圈貂毛,黑色细羊皮手套边缘也有一圈貂毛,总之非常的帅气。

吉晓则换上了侍卫服装,依然是短打,棉袄棉裤。她个头矮小,没有现成的,是裁缝在三天之内赶出来的,因此针脚粗糙,有些地方还漏棉花。

她戴着**帽,这是她自己画出来,预支了工钱请裁缝做的。身为一个南方水怪,她怕冷。在昆仑兵院屋子里都有暖气。但是在从尚角镇奔向洪原镇的路上,她深切感受到了山顶上的风,所以她把现实世界的**帽画了出来,请裁缝用羊毛皮做了一个。

刚开始是有人嘲笑她的帽子的。但是后来有人发现这个帽子确实暖和实用,渐渐的队伍中戴这种帽子的人多起来。

唐之噶转过头,看到包得严严实实的吉晓时,就眼角抽搐。

随时注意唐之噶的真侍卫唐之横刀见状,立刻叫:“吉晓。”

正在看风景的吉晓茫然回头:“啊?啥事?”

唐之横刀说:“噶公子叫你。”

吉晓心想,我咋没听到呢?但还是对唐之噶说:“噶公子有何吩咐?”

唐之噶说:“你去请蜀国孟大人过来,说我有事相商。”

吉晓答应一声,就施展轻功,从马上跳起来,从两边的树尖上飞过去。

唐之噶找到了正确使用吉晓的方法:跑腿。

这女子跑起来贼拉快!

不一会儿,吉晓回来,轻飘飘的落在马上,说:“公子,孟大人说他等会儿到。”

唐之噶点头表示知道了。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男人骑着马过来。他戴着类似吉晓的**帽,不过他的是白狐狸皮,白毛翻在外面。

唐之噶向他行礼,孟大人点头回礼。

孟大人是官,唐之噶是民,所以民先向大人行礼。但是,唐家势大,孟大人也得招之即来。

唐之噶驱马向前,偏着身子和孟大人小声说话。

孟大人听到以后,脸色一变,频频点头。

然而,正在他们小声嘀嘀咕咕时,突然听到尖锐的哨声——这是头顶吐谷浑鹰人发出报警哨声。

“保护公子和孟大人!”唐之横刀和剑两兄弟拔出刀和剑,围住唐之噶和孟大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