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炼铁术的革新  明朝少年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庭都护府消失了。

却诞生了一座小城!

北破城。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玉门,西接敦煌,南北与肃北蒙古毗邻,西北衔接哈密,是曾经丝绸之路的重要商贾重镇。

不过伴随着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的重心也就转移到了南海。

西北的城市都伴有浓厚的风沙,所以远远比不上江南水乡那么干净整洁,倒是充斥着异域风情。

特别是这个时段的北破城!

前几天大雪拖住了很多人赶路人的脚步,不得不落脚在这西域边界的小城上。迫使不少风尘女子大冷天的光着肚皮跳舞。

崔晨驼着背的身高和李清都差不多。

路边小乞丐光着板子在墙角缩成一团抽搐,估摸着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这算不了什么大事,西北每一年的冬天都会死很多人的。

李清都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碎银丢到破碗里面就走了!

铜板不值钱,整个大明王朝的货币都很混乱,曾经洪武年间发行了纸币‘大明宝钞’,只是后来被皇家成批的印刷给弄废了。

而制造铜钱又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成本高不说,受限于铸钱技术每年产量有限,所以也不做主要流通货币。

“那些钱能把整个人给买下来。”崔晨道。

“不一样的,我需要的是人心,而不是人!”李清都很认真的道。

只是这西域之地,崔晨乐呵呵道:“世子太看得起异邦人了,他们身在草原,天生就是豺狼虎豹心,禀性难移。”

“所以这就是汉人生存能力永远比不上蒙古人,建奴人的原因!你们的种族观念太强了,再这样下去阴川谷很快就得完。”

阴川谷是一潭死水,想要变好就必须得流动起来。

这是李清都的办法。

……

崔晨带着他去的铁匠铺很隐蔽。

但是生意很火爆,不大的屋子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锄头,铁铲等农具!这些东西虽然都如同崔晨那张比他还要高上半尺的大弓一般追求夸张的大。

但是看不出过多的技术含量。

李清都有些失望。

这更像一个杂货铺!

一口蜡黄蛀牙的老黄见到崔晨的时候很激动,两人紧紧抱在了一起,李清都不知道曾经的他们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过这交情倒是让李清都警惕松懈了几分!

崔晨拉着李清都道:“放心,这是一起上过战场,睡过娘们的老兄弟。”

李清都对于他们这些特殊的癖好没兴趣。

绕着火炉转了一圈,对于这铁匠铺的铸造工艺还勉强看得上眼,活塞式鼓风机催生的火焰很烈,在倒入石灰和木炭粉之后,真正的铁很快就会被融化流淌出来。

只是这样出来的是生铁,碳的含量很高,脆的吓人。

所谓百炼钢就是在接下来的阶段不断的捶打生铁,将其内部的杂质锤炼出来,将碳的含量无限降低。

只是这个过程会相当漫长。

一块好铁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做不出来的,一把利剑没有四五个月很难搞到手!

而铁铺里面的众多兵器显然都不是什么匠心之作,粗糙不堪,如果以这种方法来铸造自己的图纸的话,李清都觉得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于是他从地上捡起一根空心的铁管。

对这一个学徒摆了摆手:“将这东西插到刚出的铁水里面,然后往铁水里面吹气。”

四肢宛若脸盆一样粗的魁梧学徒怯生生看向一口黄牙的老黄。

一旁正在和崔晨叙旧的老黄一头雾水:“世子这是要做什么,铁水温度很高,这东西可不是用来玩的。”

李清都狠狠瞪了老黄一眼,自己跑去往铁水里面吹了两口气。

顿时之间红焰的铁水开始翻滚沸腾,还伴随着一簇簇火苗升腾而起,崔晨眼疾手快一把揪住李清都后退了三丈。

李清都有点傻眼,似乎威力有点大,不过方法确实没错。

水灵的眼珠一转,对这正在看的一脸无奈的黄牙老黄到:“看清楚了吗?想办法往出炉的铁水里面加空气就行。”

“啊……”老黄满脸无知。

李清都叹了空气:“出炉的铁水含有的杂质太多,其中大部分是你化铁时加入的木炭,只需要往铁水里面加入空气,这些杂质就会燃烧挥发掉,如此就算是不经过后期的千锤百炼出来的也是百炼钢。”

作为专业的炼铁技术员,李清都说一半的时候老黄就幡然醒悟了。

更清楚这小小的革新将带来怎么样的巨变。

老泪纵横的样子就算是崔晨看着都别扭!

同时也惊叹李清都怎么知道这些东西。

这个自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应该并没有接触过炼铁才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