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各国使臣入京求婚,公主献计比武招亲  仗剑武林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大辽王子要说文韬武略,在我大辽恒王殿下耶律隆庆殿下堪称年轻一代的翘楚,殿下生而歧嶷,幼与群儿戏,为战阵法,指挥无敢违者。三岁识字,五岁背诵诗经、论语、孙子兵法,八岁封王,十二岁随兄出征。即使大宋人才济济,怕也没有几人能出其右。但武学方面,殿下只是略学皮毛,只当自保,哪里像武官莽夫天天喊打喊杀。若是这般武试怕是对我大辽恒王有失公平。

旁边太宗亲信兵部侍郎程羽大人却道:说了这么多还不是武艺不济,不敢露怯罢了。一旁恒王面色阴沉,盯视程羽。

大辽使臣又道:程大人,此话差矣。当权者,应主修治国之道,善于运筹帷幄,知人善任。我大辽恒王殿下手下人才辈出,能征善战者数不胜数,皆因敬殿下文韬武略,才识过人,深受爱戴。若战场厮杀,我恒王殿下其实此等莽夫能济之人?难道这等能力还不急一个武艺高强的武夫吗?太宗不悦道:那爱卿有何办法,难道要朕撤了武试不成?大辽使臣忙道:臣不敢。只求陛下降旨,不善武者,可安排手下之人,顶替主人参加武试即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太宗深思后道:爱卿词话有理,那就允许手下之人顶替武试,但顶替之人年龄也要在十八至三十之间。

大辽使臣看向耶律隆庆,耶律隆庆也知太宗已然退让了一步,也不敢再多强求,就回了个首肯的眼色。大辽使臣回道:陛下圣明!

太宗随叫人拟圣旨,昭告天才,秦王赵德芳主办此时,兵部侍郎程羽大人辅佐,帮办此事。于是,现场气氛稍有缓和,不消片刻又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到是几位求亲之人,各找手下,安排此事。

圣旨一出,举国轰动,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英雄豪杰,都打破头皮要参加此次招驸马的比试。文试日定于一个月后,也就是八月初一,武试定于八月初十。人人紧锣密鼓的张罗起来,这选驸马一时成了大宋最盛大的事情,茶余饭后人人都在说着此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