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蝗灾的处理办法与“投机取巧”的臣子  晋慧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臣,臣绝无此意,陛下凭空污臣清白?”侍郎史昂瞪大了眼睛。

子善看去,觉得这人像极了前世读书读得那篇孔乙已一样,一样让他不喜欢。

“孤看史昂大人可就是这等意思,王卿家下次还是带着另一位侍郎过来吧,孤可用不起如此大才。”

子善大手一挥,坐回位置,不再看那个哗众取宠的人。

“蒋卿家,你来说说,内阁接到快报,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蒋申青是右辅,统领户部,自然明了天下钱粮,民生之事,故而子善先问他,而不是他一直接触的左辅王志越。

蒋申青一直是干实事的人,接到快报他就一直思考,大脑疯狂调动前人如何处理这类事情的宝贵经验。

听闻皇帝的询问,他急忙作揖回答。

“回陛下,当先调应各州粮仓,开仓放粮,避免民间易子而食,此乃第一策。”

“说下去。”子善点头,示意蒋申青继续。

子善穿越至此,一没有金手指,二没有系统加持,能得到民间朝堂的赞誉,靠的就是他的自知之明。

他知道,论眼光,他能甩这些古人几千年,可是论处理政事,协调各种关系,一百个也不如这里的一个。

在这个时代,能入朝为官,且在他面前侃侃而谈的,比后世的高考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加困难,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第二策,国朝派遣钦差,前往各地安抚,世界种种皆可失,唯独这民心,不可。”

“第三策,大灾过后必然有大疫病,为保江南一十七州,随钦差派遣太医士,保证及时治疗。”

“就按照卿家说的办,孤马上明发圣旨,不过这钦差,可有人自荐?”子善那双丹凤眼扫向堂下众人。

这钦差也是有讲究的,一品大员肯定是不行,六部尚书维持六部运转,也是轻易出不得国都,但是官儿又不能太小,镇不住地方官员,使其阳奉阴违起来。

“启,陛下,臣陈嘉善愿往!”

就在诸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打量的时候,工部侍郎陈嘉善出列,跪在正堂内。

子善仔细看着这位主动请命的官员。

陈嘉善长得满有书生意气,颇有些正义之士的味道,看着年岁也不过三十,眼睛里还有着些许报国朝气。

是个好苗子。

“好,既陈卿家主动请缨,就不做他选了。”

“萧公公,拟旨。”

子善这九年别的不说很精进,但这颁发圣旨是颇有长进。

没得办法,这里逢年过节要发恩旨,出了皇宫也要发圣旨,处处要明发旨意。

“帝旨曰:今命工部侍郎陈嘉善携金牌,配宝剑,代天巡查江南一十七州,明发旨意,不得有误。”

萧肆当庭拟旨,再落款年月,印上玉玺,直接交给了跪在地上的陈嘉善。

想当初,子善刚刚接触圣旨的时候,他也以为满篇之乎者也,肯定晦涩难懂,他已经做好了勤学苦练的准备,没想到,这能多简单多简单。

据王志越说,因为丝绸造价昂贵,所以能节省还是要节省些。

子善估摸着,若不是晋国国土不少,算得上大国,圣旨又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国体,否则他的先祖恨不得一句话了事。

比如,今天的圣旨。

“陈卿家,你代孤去看看江南到底咋回事。”

简单明了,还省丝绸。

“臣,领旨,谢恩。”陈嘉善并不知道他这位小皇帝心里居然在疯狂吐槽圣旨的用字规范,而是规规矩矩领旨谢恩。

陈嘉善算是一个寒门子弟,在没有科举制度的这里,一个寒门学子出头的难度无异于上青天。

可陈嘉善又是幸运的,因着晋国姬氏第一代皇帝开始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且无论家世,只要想学,都给予资助。

虽说他不是世家名门出身,但是和其他农民比起来,家里也算是小有薄产,勉力维持他读书。

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嘉善自读书便很是刻苦,也算是苍天眷顾,无背景,无根基的他,居然爬上了侍郎的位子。

虽然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地方,但是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陈嘉善清楚,子善是新君,他是需要朝中有自己的人手的,这就是他侥天之幸的殊死一搏,搏赢了,他就是登天富贵,他就是新陛下的得力臣子。

搏输了,不用子善言明,工部其他人就不会轻易放过他。

官场如战场,稍稍踏错一步,满盘皆输。

陈嘉善输不起,但是他赌他能赢。

明显,他赌赢了,只要他将这次差事办的漂亮,他就会是新君的得力臣子。

“王卿家,蒋卿家,国朝目前所有事情都为蝗灾的事情让路,尽量抽调钱粮,务必使孤子民人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