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疑点  一世皇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卯正,公鸡已经打鸣。

今天是张阳当值第一天,卯正准时起床,用过早膳,坐上马车就朝大理寺行驶。

秋天的清晨,格外清爽,宁静,微凉,几缕柔和的日光,落在身上,暖暖的,给人带来无限的惬意,比起春天秋日的阳光更加受人欢迎。

此时的帝都尚未全部苏醒,街道上缺少了平时的喧嚣热闹,呈现这一股静谧气氛,恬淡而安详。偶尔有几个贩卖早食的小贩吆喝声可以传的很远,很远……

吁!!!

赶车的护卫,勒住马匹,慢慢的走到路边,停稳后跳下马车摆放好马凳子才恭声道:“王爷,已经到了府衙。”

张阳挑开车帘,看着四周,已经有不少官员已经到了。下了马车张阳也直径进入府门到正堂会见了一下周正,楚修就回到自己的班房。班房内大小官吏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张阳一时间不知道要做什么。正想着问问孙殿敏时,他就正好出现了门口,手中捧了一堆案宗。

走近跟前说到:“殿下,这些今年秋决的卷宗,已经复审过的。寺卿大人让卑职拿来给殿下看看,看完之后再归档下发。”

张阳一听就知道,周正是想让自己先从看卷宗开始。张阳便让孙殿敏把卷宗放下,看到有事情做振奋精神,拿起最上的一个卷宗看了起来。张阳前世没有做公务员,不知道公文是怎么样,也就通过电视剧中一知半解。

看完第一份卷宗,其中的详细程度出乎张阳的意料。比如刚刚第一份讲的就是一个边军走私案件,卷宗一开始指明涉案的人员籍贯,家中成员,被告,原告的关系,非常详细。再到案件的起因,从一个副官佩戴一个附属国作为进贡的古玉,而被监军参了一本,最后引起督察院的核查,其中办案过程,面面俱到。从古玉的来源开始考察,古玉什么时候开采,什么时候雕刻成形,什么时候入关,如何入关,中途经过几人的手,什么时候到手,佩戴过几几次。其中直接涉案人员,间接涉案人员一清二楚。其中口供逐字逐句的记得下来。可以说一份卷宗就是一部电影的剧本一样。最后的量刑是楚修写的直接涉案人员十三人斩刑,其中三品以上官员押至帝都秋决,其他人则在当地秋决。间接涉案人员有流放,有罚没等等,最后是自己父皇的朱批。

就这样子张阳一份一份的看着,时间慢慢就过了两个时辰。每看完一份卷宗,张阳都把其中不懂,有疑惑的地方都摘抄了下来,看完最后一副卷宗后张阳舒展了一下身子,看来四周,房内大小官员都看着自己。

“殿下,该用午膳了”孙殿敏

张阳这次意识原来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已经到了吃饭时间。房内官吏看自己看的入迷,不敢打搅才会刚刚的那一幕。

“嗯,各自散去用饭吧”

众人说了一声告退便躬身退出的班房,孙殿敏走最后,张阳想到今日没有看到苏南山的卷宗就叫住了他。

“孙寺丞,这几份卷宗当中,为什么没有苏南山的卷宗”、

“这个,殿下…”孙支支吾吾,一副为难的样子。

“孙寺丞,本王要看苏南山的卷宗有什么问题吗”张阳沉声说道。

“不是的,殿下。苏南山的卷宗周大人尚未复审,所以卑职没有拿来,周大人只让卑职给殿下看复审过的卷宗,所以卑职…”孙殿敏解释着。

“好了,没有复审依旧给我拿来,周大人那边我会去说,午膳之后,本王要在案上看到苏南山的卷宗,明白吗”

孙殿敏见张阳语气中隐隐有怒气,便连忙说到:“是殿下,卑职马上去拿”

说完就快步退了出去。

张阳则自个出了府衙,在马车中眯了二十分左右,就到了王府。府中已经备好午膳,看了半天卷宗,张阳真觉得有点饿,午膳吃的特别香。

火腿炖肘子吃了半个肘子、喝了半碗虾丸鸡皮汤、啃了酒酿清蒸鸭子鸭腿一个、两只笼蒸螃蟹,蟹黄最是美味…...

申时张阳回到府衙,一进班房就已经看到桌案上摆放这一份卷宗,正是张阳要的苏南山的卷宗。

坐下后当即就看来了起来,卷宗依旧很详细,正常一看却是证据确凿,然而仔细一想总觉得哪里不对。张阳想了很久才理清哪里不对劲。

整个卷宗无懈可击,只是其中两个地方觉得不对,一个是被判刑之人数不对,一个是证据链有瑕疵,有两个证据是孤证。

整个案子中被判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已经自杀的通判,虽然自杀但是还是被罚没的家财。一个是苏南山本人斩立决。其他人一个都没有,什么协助运输的,分账的都没有。两个孤证是通判的绝笔信,无法百分百证实是通判自己写的,另外一个是账本中缺少的三十万银子,压根没有找到。没有赃款,就没有捉贼拿赃之说。

“孙寺丞,周大人可在正堂”张阳问道

“回禀殿下,周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