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巡查郡县  汉末新玄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迁移治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方安排完全妥当后,竟然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等刘备来到漯阴县,就立刻投入了工作当郑

作为一郡之守,刘备所需要做的事情,要比在繁阳县时更加繁重。更何况平原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乱,社会动荡不安,盗贼横校

尤其是绑架案,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发生了几十起。面对这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刘备的决定是抓,不惜余力,全军出动,扫平这伙贼寇。

然而崔林听后,找到刘备劝谏道:“盗贼绑架,只为求财,如果府君能够下一条政令,要求全郡百姓不交赎金,盗贼见得不到财物,自然会消失的。”

刘备闻言问道:“如果不交赎金,盗贼杀害人质又该如何?”崔林答道:“那时候府君再出兵剿匪也不迟。”

刘备深以为然,遂下达政令。此令一出,绑架案果然少了很多,至于偶尔发生的,也被赵云率领骑兵轻松处理。

一日,崔林引一名儒生与刘备相见。那儒生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

问及姓名,那儒生自称崔琰,表字季珪,乃崔林族兄。崔琰大名,刘备在冀州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果然不凡。

三人交谈,问及政务,刘备道:“平原百姓苦战已久,我欲施仁政,以舒其困,愿先生辅我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崔琰道:“善!孟子曰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府君虽削减赋税,给予百姓土地,但道德方面并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这样一来,只会使事情事倍功半罢了。”

“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各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如此,仁政可显矣!”刘备大喜,请崔琰为功曹,留于身边。

接连数日,刘备都在查阅平原各县送来的重大案件卷宗,其中大多数判罚无误,但是有极个别的存在重大偏差。

是夜,刘备在书房查看安德县送来的卷宗,这时杨氏走了进来,看着桌子上的卷宗,惊讶道:“夫君,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农妇,居然能够破解奇案。”

“什么?”刘备闻言一怔,拿起杨氏看的卷宗看了看,只见卷宗上记载着一桩谋杀亲夫的案件。

卷宗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安德县县令外出办公,遇见一家人出殡,有个女人扶着棺材一路大哭,但哭声惧而不哀。

县令觉得奇怪,就把那女人叫来,问棺材里的死者是谁?女人是自己的丈夫,得了暴病突然死了。

那县令察言观色,觉得女人在跟自己对答时,总是心神不定,身子瑟瑟发抖,十分害怕,便猜测她丈夫之死另有内情。

遂命令手下一名仵作仔细验尸,但是仵作怎么检查,也没发现其尸身上有什么伤口,用银针扎入腹内验毒,也同样的一无所获。

对于这种结果,仵作颇为发愁,回家休息时,谈及此事,他的妻子提示他:“你怎么不检查一下死者的发髻呢?”

仵作听到这话,恍然大悟,当夜再次检查,果然从死者发髻中找到了铁钉。县令根据铁钉,破了案子,仵作受到奖赏。

这个案子是刘备亲自审批的,并且写好了表扬信,准备派发下去。然而经杨氏这么一,他却发现了其中不妥的地方。

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竟然能够一语点出此案罪证所在,实在是太奇怪了。思来想去,刘备决定派遣李元峰暗中调查那妇人。

同时,他也准备北渡黄河,亲自考察各个县,为屯田制的推广进行一个摸底。

不久,李元峰果然查到,那妇人用同样的方法,谋杀了前夫后,再嫁给了那个仵作。案情已明,刘备当即下令,处斩两女。

……

数十日后,刘备与崔琰、李元峰巡查到厌次县,这里是平原国最东边的县,也是他们此行最后一站。

厌次县靠近渤海湾,经常有盗贼出没。年前县令被盗贼杀害,至今没人敢到此上任,城内只有一名主簿管理。

刘备与崔琰、李元峰走了一路,又干又渴,见前面有一片树林,便打算前往树林找些水果吃。

临近树林,他突然见一座新坟上爬满了苍蝇,顿时心生疑虑,不禁脱口而出道:“簇必有冤情!”

崔琰闻言同样看向坟墓,并未察觉有何不妥,于是问道:“敢问府君,何出此言?”李元峰同样疑惑地看着刘备。

刘备指着坟墓道:“先生请看,这明明是一座新坟,却有这么多苍蝇,明此人至少已经死亡了46日的时间。既然死亡了这么久,为何不早些下葬呢?”

“这……”崔琰想了想,道:“如果那家人有事,拖延几日也是有可能的。”刘备沉默了一会儿,道:“希望如此吧。”

三人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