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注定  我在古代当神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镇赈灾一事,胡太后只是随便行事处理,闹到今天的这结局,是必然的。

这些起义军之事,李召哪里有这种通天本领,开什么玩笑。

李召回道:“殿下,六镇如今已成定局,需派北征大将军元渊前去镇压,方可暂时缓解,切莫强行出兵,恐会生变。”

李召当然清楚,在历史当中,胡太后会派北征大将军元渊前去,后来兵败收场。

只能派兵暂时压制,不能攻打,不然元渊会大败而归。

眼下也没有很好的对策,如今的局势不是很乐观,这些都是胡太后自己一手造成的。

至于李召如此说,一则是遵循历史,二则是削弱高欢的实力。

高欢和元渊、尚书令联合,势力不容小觑,这也是李召的一点私心。

但至只是暂时舒缓一下时间而已,李召不想参与其中。也对朝政没有兴趣。

如今生意上的事已经够忙的了,李召如果在参与朝政,搞不好就把自己给活活累死了。

胡太后点点头:“正合吾意,明日就派大将军出兵,国师,吾还有一事,选举可有高见?”

李召寻思了一会,回忆记忆中这件事情是如何处理的。

这选举一事,不是儿戏,李召也不能乱说,如果说错了,搞不好这胡太后就把他的乌纱帽给撸了。

李召说道:“选举一事,张仲瑀的建议不可取,而吏部尚书崔亮的建议就更不可取了。”

胡太后不解,如果二人的建议都不可取,那这还怎么选举呢,道:“这是为何?”

李召解释道:“从古至今,文臣武将,相互制约,才能使朝中稳定,而论资排辈,这样虽然得到一些长时间待选的人支持,却不能治国。”

胡太后寻思了一会,说道:“自古都是根据文采,能力来选举官员,吾觉得,二位卿家的建议是可取的。”

李召心里笑了,但是没有把笑容挂在脸上,正色说道:

“如果朝廷选拔人才,只要求他们文采好,而不考察他们的本体如何,这样的人能为国家所用吗?”

胡太后没有反驳李召的话,继续问:“那如果在考察文采时,在加上考察孝廉,孝廉好的,应该能为国家所用。”

“殿下,难道只是根据他们的章句学问来判断他们的孝廉吗?”

胡太后问道:“那依国师只见,这选举一事,该如何进行?”

“依臣只见,不仅需要文采、孝廉,还要辨别他们的姓氏、才能和品行。”

胡太点头,选举一事这些都得考虑进去,心中的疑惑也解开了,赞许的看着李召:“国师说的有理。”

李召继续说道:“选举一事,应该要广招天下贤士,以淘汰的方式进行层层筛选,选出合格的国家栋梁之才。”

“嗯,不错,古今不同,在适当的时机,理因实施必要的变革,今日听国师一席话,吾不在有任何顾虑,弟子受教了。”

这些是李召的真心话,这太后能听进去那就更好,也许北魏的历史会更长一些,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

“国师,这选举一事,派谁来上任才好呢?”

胡太后觉得李召说的很有道理,这样的选举是正确的,眼下张仲瑀和崔亮肯定是不能用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派谁来担任。

“臣觉得,青州刺史薛琡可以担此任。”

胡太后听后,也觉得此人能够胜任,算得上是忠臣。

这薛琡也是九卿之一的典客令,当初与东平王元匡妾张氏私通,被贬为刺史。

“来人,传诏,封薛琡邢台尚书,即刻上任,负责选举所有事务。”

胡太后没有犹豫,如今选举在即,不容耽搁,她采取了李召的建议,现在胡太后心情很好。

“国师,吾准备明日举行盛宴,为北征大将军壮行,如今国力昌盛,东夷、西域进贡不断,明日吾将在太极殿大摆宴席,犒劳诸位卿家,国师可别忘了参加。”

李召有些犯迷糊,这胡太后大摆宴席,犒劳臣子,表面上的确是为了表彰大臣们,可这样下去,胡太后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臣一定参加。”

胡太后已经得到了结果,李召已经解除了他她的困惑和难题,又询问了一些关于建造寺庙的问题。

今年年底便能交差,胡太后很满意,许诺定有重赏。

李召当然乐意这样的赏赐,他不是贪财,敛财只是为了解锁三千道法而已。

现在他不动这些资金,是为了让生意能够正常运转,如果一下子把这些赚来银两用了,到时资金链断了,这段时间都努力都白费了。

待胡太后和这些羽林军走后,李召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些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他有心去改变,历史的脚印却依旧追寻着历史的足迹前行。

但愿胡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