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阿絮,莫怕  他是眉间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戚三娘,戚三娘!”陈絮舟轻车熟路地蹦跳进街市中一家不起眼的小铺子”来两碗面,老样子”

一个高大健硕的妇人闻声从后厨探了一眼,笑着嚷道“阿絮来了啊”她把湿的手在裙衣上绞了干净“呦呵,这可是你的情郎?”

戚三娘站定,仔仔细细地由上到下打量了一遍柏无相,眉开眼笑“阿絮这次可沾上大便宜啦,竟哄骗了一个神仙似的小郎君”。

“胡说八道”陈絮舟顺手摘下墙上挂的一颗风干大白菜“就要这个颗啦,给我们家加面里”。

“这儿有整个梓潼最好吃的水川长面,你要是一个人来肯定没这口福”她转头向柏无相解释道。

“对了,有个卖弄玄虚的书生写了本什么西北食肆,咱家在面食居然只排第五”戚三娘气的随手拿起了勺子挥起来“他懂什么,肯定收了钱,我们家的面在这梓潼要是敢说第五,前面一二三四都得羞地钻底下去”。

陈絮舟拉着柏无相慢慢从戚三娘慷慨激昂地无差别攻击中移开。

戚三娘自己说了一阵也解了气“自己找个地坐“拿着勺子又跑进后头小厨房里去。

“你知道什么叫水川长面吗?”陈絮舟从筷子筒里拿出两双筷子用热茶水烫了烫,递给柏无相。

他抿嘴摇了摇头,显得弱小又乖巧。

“水川长面的面条长细如银丝,煮熟后即刻捞入冷水中,泡上一刻钟再捞到碗里,叫上满满一勺大肉臊子,用姜醋调味,再来一小勺油泼辣子,放上一把绿菜

加葱花敲两个鸡蛋,放豆腐粒臊子粒”。

陈絮舟给他倒了一杯大麦茶“最不同的是这面有讲究,用白面调灰碱,拿木棒捶打冷掉,初一就开工了,要吃的时候撕下碎块,拿碎块兑水和面,烧出来简直香的掉鼻子,我们这边要是从远方来了朋友,一定要带他吃上一碗这样的面”。

稍稍片刻,粗陶大碗盛上来两碗热腾腾的面,面上卧了两个亮澄澄的荷包蛋,有红有绿,香气扑鼻。

陈絮舟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捞起一大筷蒿菜,连热也不怕就咬了下去。

柏无相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拨弄着面条似乎在想着什么。

他开口道“等下,带我去转转你们这边的佛寺吧”。

等陈絮舟拍着吃的圆滚滚的肚皮从店里走出来,便带着柏无相往山上走。

她衔着一根狗尾巴草,脸上是吃饱喝足的快活神情“那这是五色岩山,你们南边的人把它叫做寿鹿山,可我们这里叫娑米玛娅,在西北的土语是双颊红润的妇人的意思”她侧着头,遥遥看着远方“在日落时分你看那山头会由青转红,胭脂红色,美的可以做腮红唇脂”。

“你看那发着金光的地方,是甘南琅牟寺寺顶,他顶上砌了三重金,这儿都管他叫金顶寺,金顶寺后面有片林地,有很多土洞,所以把那叫措央伺岳,若用南边话说,就是“狼穴中的仙女”她指着上头闪闪发光的地方说道。

“他西边就是白龙江,琅牟寺和戈迩寺隔江相望,这些年来有名的和尚大多都出在这儿”。

他微笑道“我们汝南也有一座庙,叫南岳大庙”。

“和我们这儿一样吗”她好奇地问。

“不,我们供奉的是掌管火种的南岳司昭圣天帝,那里四处都是红墙和角楼,有八个道馆,八个佛寺,佛道共荣一山,共存一庙,共值一殿,共敬一神”。

他款款跨过庙宇台阶,低眉敛目,温柔又慈悲。

柏无相抬头望着在阳光沐浴下发光的金顶上驻足的野鸽子,神色有点惘然“那里有座圣帝殿,殿内有七十二柱花岗岩石,供奉金身赤帝,衡山之神火神祝融氏”。

他们身边路过一个端着青蒿奶茶罐子的红袍小僧人,罐子太沉,他走得摇摇晃晃,他朝他们腼腆一笑。

“小师傅,这儿拜佛有什么规矩么?”柏无相叫住他。

“虽然有很多规矩,但到底只要诚心就好”小僧人用着并不流利的官话讲道,微微向他们一欠身“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柏无相闻言双手合十致意。

她领着他往这儿最大的显秀殿走去,一转头却发现他落在后头,站在唐卡前驻足,她好奇地走回去。

“阿絮,这画的可是六道轮回?”他看着唐卡轻轻问她。

“不是的,画上的说寻找转世灵童,这种方式叫做呼毕勒罕”。

她继续解释道“这里最厉害的得道高僧叫做支格,支格去世前会告诉身边人自己投身于哪个人家,哪个方向,巫师会随后做法事告诉人们支格转世的特征,支格座下的弟子们便会拿着这些信息寻找支格的转生”。

“你信转世吗,阿絮?”他的眼神从唐卡上移开,落在她的额头上,鼻梁上,双颊上。

“我不想信”她避开他的视线“我是个剑客,我伤过很多人,以后会伤更多人,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