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初次交手  远东狙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一队鬼子和伪军就从东平县城的南门口悄悄出动了,小辉正男中尉骑在一匹东洋大马上,手上戴着白手套,腰上佩戴着一把明晃晃的指挥刀,直奔燕行山而来。

要从东平县城进入燕行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其他地方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无路可通。万峰和王良刚算准了鬼子要进山,只能走这条必经之路,早就在好几天之前就在这条路上布满了地雷,想要对上一场的地雷战术再如法炮制。

但是由于鬼子吃过上一次的亏,心有余悸,这一次可以算是有备而来,走在最前面的鬼子工兵们呈一个倒三角队列前进,这样可以开辟出一条较宽的道路,手里握着金属探测器,对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反复试探,不出十五分钟就排完了所有地雷。

鬼子的部队全都毫发无损地进入了燕行山,爆破组组长唐生华带领爆破组成员辛辛苦苦埋了两个小时的地雷,就这样在鬼子的“高科技”面前失去了作用。

鬼子一进入燕行山,万峰就收到了藏在山路的入口处的无人机传来的警报,他和王良刚连忙把所有人马都召集过来,把所有的辎重和武器都带上,每个人都骑上马,向着鬼子来的方向奔去。

游击队的策略是简单的,“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以保存实力为主。鬼子经过了上次的失利,这次在武器装备和戒备心上都比上次提高了不少,这一场将会是一场硬仗,要讲究策略,不宜恋战。

不一会儿,万峰已经能看到鬼子的钢盔了,远远的,在太阳光下寒光闪闪,十分引人注目。

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探头探脑的是伪军的部队,日军并不完全信任这些人,于是把他们放在前面充当炮灰,他们占了总人数的一大半。游击队员们见到了这群鬼子以后纷纷下马,趴在草丛里,开始观察敌情。

万峰选了一个视野开阔的高地,架好狙击枪,一眼就发现了骑着东洋马,腰挎指挥刀的小辉正男中尉,也活该他在人群中如此醒目,万峰向其他游击队员们示意了一下,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小辉正男或许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头瞬间就碎成了好几块,身体也重重的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李玉超带领的迫击炮小组趁着日军群龙无首的空隙,一下子将十几枚迫击炮弹打向鬼子的人堆里,一时间打得鬼子鬼哭狼嚎,凭着这一波突然的攻击,万峰目测鬼子和伪军的伤亡至少有二十人。

日军在一阵短暂的慌乱过后,迅速地寻找掩体进行躲避,虽然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被意外击毙了,但是各个小队的小队长很快又承担起了组织进攻的任务,很快就摆开了反击的态势。

鬼子的轻重机枪向着迫击炮打过来的方向,疯狂地倾泻着火力,而队伍最前面的伪军部队,却一个个找准时机开溜,一会儿工夫大部分伪军都没影了。

万峰和王良刚没有想到开局竟如此顺利,战斗才刚刚开始,伪军部队就基本跑光了,现在对面只剩下一百名左右的鬼子和七个没有来得及逃跑的伪军。

现在鬼子的轻重机枪火力比较密集,如果就这样与装备精良的鬼子大部队打阵地战,游击队恐怕得不到什么便宜,所以大家决定暂时避其锋芒,凭借着骑兵的高速机动性,游击队很快又撤到了一处绝佳的战斗高地。

鬼子们打了一会儿,发现对面一直都没有反击,他们飞快地冲上去,跑到刚才的游击队阵地上一看,这才发现游击队的人马早就已经撤走了,气得鬼子们叽里呱啦,一通乱骂。

鬼子生怕不知从哪里又会飞来几颗迫击炮弹,于是就把阵型散开,以散兵线的阵型一步步摸索着前进。

这样的阵型,对于游击队的迫击炮来说,等于失去了应有的破坏力,如果迫击炮落在人堆里,炸死炸伤七个鬼子没有问题,而面对这种阵型,迫击炮弹能不能挨着人都很难说。

而且这种阵型对于游击队来讲也很不安全,鬼子的战线拉得很长,稍不注意就会有鬼子从左右两侧摸过来,游击队随时都有被包围的危险。

王良刚认为,鬼子现在人手一把三大盖,还有轻重机枪作为火力支援,人数还有绝对优势,不能跟他们硬碰硬。他命令队员们,每个人把自己藏好不要被发现,等到日军进入射程范围以内,所有人同时开枪。一定要瞄准一点,争取一枪干掉一个鬼子。

大家一开完枪,就立即上马撤退,跑到鬼子的射程范围以外,严格践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虽然鬼子的机枪射程很远,但游击队员在暗处,鬼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胡乱开枪。

时间已经到中午了,大部分鬼子连游击队员的影子都没见到,感到十分的泄气,于是决定不管不顾,加快前进的速度,当遭到游击队的攻击时,不仅不躲避,还更加疯狂地冲过去。

这一做法虽然刚开始增加了鬼子的伤亡,但也有一定的效果。有些鬼子冲得快,离游击队的距离十分接近,有些鬼子离得远,这让游击队对鬼子的距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