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姑苏西子  错金刀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姑苏自古便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这座古城坐落在太湖之侧,四周附有不少的小丘,往东两百里外是一片汪洋无际的大海,往北百里路便是华夏第一大河——长江,而往南数百里外则是千载名景钱塘西湖。

所以姑苏城正可谓是“四方通达”,船运陆运贯通南北,商铺林立繁华似锦,山水景色美不胜收,历来是各朝各代功成名就之人颐养天年的不二之选。

而在无数岁月的积淀中,姑苏更竟形成了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气韵。由于城内留存下来的名家之后越来越多,家风良好、举止大方的大户人家也变得逐渐平常,这就给了外地来人以“姑苏人人皆雅言谈”的一种错觉。而自本朝开国以来,天下平顺、百姓归心,姑苏也迅速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城内好学之风盛行不衰,近几年里中科上榜的举人进士不计其数,占据天下之首。而朝廷上下也渐渐形成了“姑苏派”这一新的同乡性质党派,姑苏人是遍布在天下各地衙门里都有当官。

而对相较之朝廷更显得劣痞的江湖人来说,姑苏城最大的吸引力还是在于“天下剑道第一的西子楼”和“天下美色第一的苏女”。

“江南水乡聚秀气,苏扬女子独有灵”。

以苏州第一、扬州第二的“苏扬女子”,不仅在民间口耳广为相传,甚至连历代皇室都有惦记着,每任新帝上位,总不忘再传令“抽调三百佳丽以配后宫”,这也导致苏扬两地时不时的便涌出一股“招婿上门”的浪潮。

原来苏扬两地富庶有余,大户人家的貌美女子但凡有那不想“一入皇城深似海”的,听得皇帝要调女入宫,便着急要马上招到夫婿,以免了这“入宫”之忧。而她们娘家本又富裕,爹娘对女儿疼爱,只要是孩子自己看上眼的,也就不在乎男子家中情况。所以总有些打扮的相貌俊朗、人才出众却实是出身卑微的江湖儿郎,一旦被大家姑娘看中了,便可飞黄腾达,不用再忙碌半生,拥着娇妻只管享福。

而这种好事一旦有了几例,天下间的穷苦男子,就都有了慕名来此试试运气的想法。只要觉得自己一张脸长的还不算寒酸过得去,打扮一番也就不管远近的奔赴于此,心里想着:就算这辈子没那鱼跃龙门的福气,也得要亲眼看一看这些传的神乎其神的苏扬美女,才肯罢休吧!

于是在这些各式各样的原因潜移默化影响之下,姑苏已经成了当世当朝最大、最繁华,人流往来最激烈的一座城!

西子楼就坐落在姑苏城的最西端,紧邻太湖,楼满七层,每层都高达五丈,虽然还不足李太白口中的“百尺危楼”那么高峻,却也是姑苏城里实打实的第一高楼。寻常人若是能站在楼底下抬头仰望,便立刻会有扑面岌岌倒下来的视觉错感。而若能站在楼顶往下眺望,胆小的人保管连腿都能吓软!

西子楼的楼主范不平是当世公认的剑道第一人。虽然他自出道以来还从未遇上过对手,但鉴于江湖里还是有一些声名远播的宿老高人并没有真正和他交过手,所以人们还是把真正“武功天下第一”的牌子空悬,只是心中都留了各自的人选,比如就有北方少林的潜空大师、西边武当的须弥道长。

但是在剑道一途,西子楼却是当之无愧的江湖第一!

在西子楼问世之前,江湖用剑名家首推“张斐刘邵”四家和独树一帜的武当剑。但是后来四大剑术名家的当家人或是武功最高者都输在了范不平手下,武当剑的声势也渐渐被压下,江湖里的学剑新手们也就都拿西子楼马首是瞻了。

西子楼的剑术超群,并且炼有五柄声名雀噪的五行剑。以坤艮剑悬于西子楼顶层镇楼,乾酉剑授于姑苏本地名门之后的萧子晗作为门内大师兄,震卯剑授于扬州籍的大家闺秀晏宁姑娘作为门内大师姐,离午剑授于关中陈合安,而坎子剑则授于了范老爷的养子范溪余。

一路上,范溪余就这么向虞度莲介绍着西子楼的情况。

“我的生身父母其实还不知是何方何人。小时候我是随着一场大洪水飘到了信安溪旁的桐浒村,也就是第一次请你吃饭的那个地方。”范溪余嬉皮笑脸的说道。

“你也听见过了,村里人都是叫我‘溪来’的,因为我本就是顺着信安溪来到了桐浒村,是村里人合力养育了我。直到五六年前,我师尊机缘巧合之下去了桐浒村,看我生性顽劣好动,却透着一股子江湖人的机灵劲。就暗地里试了试我的筋骨,发现我还有些学武天赋,就将我收为义子了,并且传下坎子剑让我成了西子楼的‘第四剑’。我就跟着我师尊姓范咯,他老人家还嫌弃‘溪来’叫的太粗鄙,就把我名字也改成了溪余。后来‘溪来’这名字,就成了只是村里人称呼我的专用小名了。”

范溪余聊到桐浒村的时候就显得很开怀,想来那就该是他的世外桃源了吧!在江湖里闯荡久了的人都容易厌倦江湖里的那些勾心斗角,有一个能安下心来不用时时防备的地方可以安身,是每个老练江湖人都梦寐以求的!

虞度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