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诏安状  抗战之战争之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观念,意识形态这种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很重要。

往往一个预判失误就很可能会给自己惹来很大的麻烦。

王有道此时就在为预判失误带来的麻烦所犯愁。

按照王有道的设想,戴老板以及老蒋知道了他的态度后,应该是大加赞赏。

然后再高高兴兴的和国军深度合作,大做武器生意。

最后王有道借此发迹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可他万万没预料到,这老蒋真是说打就打啊,一点不带惯孩子的。

就在送走了两个国府力行社特派员不到四个小时后。

通过安插在嘉善城里的眼线报告,国军的一个团足足上千人,午饭都没吃就已经齐装出城。

进发的方向就是王有道这边。

估计再有一个小时就能顶到王有道的大门口了。

王有道立刻就坐不住了,一边下令全体戒严准备随时战斗。

另一方面王有道抓紧命令自己手下的部队在基地正面战场抓紧修建防御工事,也让炮兵构筑好自己的炮兵阵地。

不过好在,已经经历过一场战争的老兵,做起事情来就是有效率,倒也没让王有道操太大的心。

一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中央军第一师第三团的士兵已经开拔到了王有道基地通往外界的路口。

而团长严明的团指挥部就设立在了上次村田甚二设立过指挥所的旧址上。

只因为村田甚二早早就帮严明把周围的草皮野树都清理的非常干净。

随即严明让自己的直属炮兵连构筑阵地,其他部队也都严阵以待准备随时进攻。

但严明并没有直接下令攻击,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瞒着上峰先劝一劝对方。

古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严明认为,能劝降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就算是劝不下来,到时候再进攻也不迟。

于是拿来纸笔亲自拟了一封劝降书差人给王有道送了过去。

不一会,这封劝降书跟随着严明手下通讯兵的快马,来到了基地外围。

被戒严在外围的老兵拦下后,向基地指挥部通报了情况,得到批准后,这封信被辗转送到了王有道的手里。

只见书上写道:

至王有道阁下亲启:

自清帝退位以来我中华大地狼烟不断,满目疮痍,涂炭生灵,百姓民不聊生。

列强狼环虎伺之下,更有日寇觊觎我锦绣大好河山。

得天之大幸辛亥革命之后先有国父救民于水火。

后有蒋公力挽此危局与狂澜。

明不才深知男儿立世当以匡扶报国为己任。

阁下胸怀鸿鹄之大志,却怎甘屈居于此沦为贼首流寇?

殊不知有此为之,却有愧于列祖列宗父母兄弟?

念及阁下曾舍死与日寇决胜于疆场,扬我华夏民族之尊严。

故此明特上书一封,劝及阁下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达。

凭阁下武勇,倘若在党国军中效力,

有名有份何愁不能大展宏图?

拜将封侯又岂是空谈?

望阁下三思,不可自误。

严明字果人顿首

好一封劝降书,王有道拿在手里久久不愿意放下。

要不是早知道国民党这条破船后期四处漏水,王有道没准就真被这纸诏安状忽悠上去了。

可现在还不是细品人家文采的时候。

人家的枪杆子就杵在自己的门口了,当务之急是得先想个对策。

要说从信上看这严明也算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如果是一介莽夫只怕早打过来了。

既然没动手那就意味着有的谈,说到底都是中国人,能吵吵尽量别动手才方为上上策。

“警卫排,你们谁敢走一趟敌营,替我传个信儿,就说我想见他们的这个严长官。”

“报告指战员,我请求...”王有道身边的一个警卫员自高奋勇的站了出来,可话还没说完就被另一个声音堵了回去。

“慢着,我去!”

王有道顺着声音来的方向看去,原来是穿着病号服的岳麟涛,拄着拐,步履阑珊的走进了指挥部大厅。

“你怎么来了?不好好在床上躺着你作死啊?”王有道当即就发怒道。

“指战员,让我去吧,我伤都已经好了。”

“放屁,你刚做完手术才几天?不行,给老子好好回床上待着,警卫,带岳教官回病房。”

随着王有道话音刚落,两旁的警卫排的战士就上前去搀扶岳麟涛要把其拉回病房。

“放开,指战员,你就让...”岳麟涛还是不肯死心。

“我说了,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命令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