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不走寻常路 审问簸箕  大宋:从县令到皇帝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察秋毫,这副担子本就是草民所有。”

虽然心里很诧异,不过武大郎听见杨逸判断正确,急忙对着他千恩万谢。

看向杨逸的目光中满是崇拜。

认为俊俏的县老爷,是不是真有慧眼。

“大人,这幅担子明明是小民所有,你不能不乱断案冤枉好人啊!”

与武大郎兴奋、佩服不同。

牛三听见杨逸得到真相,顿时大呼冤枉,并指责杨逸胡乱断案冤枉好人。

不止两人对案情结果表现不一,围观众人也一头雾水,认为少年审案太过随意,怎么胡乱定案!

“哼!你这个混账东西还敢狡辩?将簸箕里的东西,让大家都看看。”

见牛三执迷不悟,杨逸冷哼一声,决定亮出证据。

他刚刚使用神级观察力,早已看出谁在说谎。只不过借审问簸箕,找出证据而已。

两名衙役不敢怠慢,立即将两个簸箕端到众人面前,让他们仔细过目。

“烧……烧饼的碎末?”

“还真是烧饼碎末,看来这幅担子是武大郎的没错。”

“天啦,还能这样审案。我还以为簸箕真要说话呢,县令大人好聪明啊!”

“不愧是今科状元,太厉害了。簸箕的缝隙里面,一点米面残留都没有,全是烧饼碎末。应该是武大郎的没错!”

当众人看见簸箕里的细小东颗粒,不用杨逸提醒。

所有人顿时明白过来,这些烧饼碎末就是证据。

草头村村民牛三在说谎,这副担子属于武大郎!

“啊!这……”

嚣张的牛三,听见众人讲出证据,顿时一脸懵逼无比震惊。

才知道看似年轻的县老爷,竟然有着大智慧。

想到少年县令,聪明伶俐深不可测,牛三一脸骇然。

刹那间头皮发满,心惊肉跳。

一想到严重后果,整个人如坠冰窟,遍体生寒。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