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体面人的愤怒  我在明末有座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代的信息传播的很慢,皇从京城给各省官员下旨,两个月以才能到广东。

这还是一路驿站,换人换马、日夜兼程才做到的,可以想象民间消息传播肯定更慢。

但凤台县换了新主人,这个消息传播的速度却惊人的快。

起因是一件在朱信江看来微不足道,但在这个时代却骇人听闻的事。

凤台县衙门贴出告示,要举行一场考试,通过了可以在县衙里当官。

教训过本地的士绅之后,朱信江回到县衙,与三位幕僚商议了一个下午。

除了讨论好了一份临时的治安规定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出要选拔官员。

若是一般的读书人,听到这样的事,肯定被震碎三观。

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传到明末已历千年。

从来都是朝廷主持,皇帝点士,吏部选拔,然后才能当官。

没听说过,一个县衙门也有资格选官!

三人都是科举失意之人,更有两个有过投贼的黑历史,自然没有那么大的抗拒心理。

而且,朱信江解释完后,他们马明白。

他要选的并非官员,而是吏员。

就算如此,也足够骇人听闻,因为条件实在太宽松了。

古代或者说明代,并非所有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

除了众所周知的女性外,还列出了一大堆‘黑名单’。

军户、匠户肯定不行,其次例如娼妓、乐工、乞丐、疍户之类的都属于贱籍,更加不行。

再细分,还有从事吹糖人、捕鱼、捕蛙等工作的也不行。

都说科举制度公平,给底层人往爬的机会。

可仔细看看规则,你就会发现,经过层层帅选,最后符合规定的良家子所剩无几。

而且,这些人里面,家中有财力供他读书的那就更少了。

最后科举沦为地主士绅们的特权,升通道被他们垄断。

但朱信江给出的条件很简单,不论年龄、户籍、职业。

只要认识字,没犯过罪,都可以来参加考试。

要不是害怕过于超前,他甚至都允许女性来考。

这个消息,瞬间跟长了翅膀一样,飞快流传。

凤台县人口不多,但泽州府范围内还是不少的。

认识字的人自然不少,这些人无缘科举或者屡试不中,山西又遭遇兵祸,早已对仕途绝望。

可突然出现的这个消息,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

这年头,读书人地位很高,但还是高不过官吏。

最为关键的是,传闻只要考中,去凤台县县衙任职,每个月有十两银子月俸。

也不是所有人都激动,泽州府境内被李自成席卷一遍后,地主士绅阶层实力下降很多。

但他们依旧牢牢把持着基层,他们不允许现有对他们有利的规则被打破。

泥腿子都能当官,他们这些体面人可怎么办?

必须要阻止,必要时完全可以利用一些毒辣手段。

明代州府辖五县,即凤台、高平、阳城、陵川、沁水。

闯军席卷而过,全府大小官员或投降或自杀,虽然也从地主那里拷掠了不少银子,但他们的基本盘还是没有太大的损失。

闯军的目标是京城,是灭亡明朝,不会在这里待太久。

事实,直到此时,闯军依旧算是流寇。

他们的作战方阵是以战养战,分兵驻守不符合他们的现实情况。

所以,当地只留下几千新招募的,由饥民、投降明军组成的兵马,所以朱信江占据凤台许久之后,依旧没人来管他。

高平县临近凤台县的周家庄,一处大宅子里,今日格外的热闹。

临近几个乡的地主、乡绅全部被周家庄的周老爷邀请过来。

周老爷全名周顺倾,祖有人做过知府,近十几年也出过三个举人,是附近最大的望族。

此人交游广阔、出手大方,在士绅中颇有善名。

不过今天他可不是为了请客吃饭,而是商议大事,跟朱信江有关。

周老爷有好几个女儿,都嫁到了附近士绅家,其中最让他得意的就是,跟凤台丁家结为儿女亲家。

这里的丁家正是刚被朱信江收拾完的丁弘,丁老爷惨死的消息,经过他女儿之口传到他耳中。

顿时让这个温文尔雅的乡绅惊怒交加!

平日里,他与丁家来往颇多,就是为了打好关系,看能不能跟丁家背后的那两个朝廷大员扯关系。

可现在,居然被一个什么长枪队的杀了。

周老爷在家得知消息的当天,在书房中枯坐整晚,也没想出个好主意来。

闯军过境,之前跟乡绅们关系很好的县官、府官们纷纷换皮成了大顺国的人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