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咱们这是开疆扩土  大宋帝国龙腾四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产婆就在行宫里,比太医和安道全来的更早,赵栩被第一个从房间赶了出去。

“萍儿,加油!”

周萍儿强忍着剧痛,冲他挤出一丝微笑,“我会的!”

段霓裳留在了里面,赵栩独自在屋外焦急地转来转去。

里面还在忙碌,太医和安道全先后来到,“殿下,我可没接生过,里面怎么样了?”

赵栩看着仙风道骨的安道全,不好意思道:“忙中出乱,呵呵,产婆已经在里面了。”

安道全和太医相视一笑,却也没走,顺产自然更好,他们既然已经来了,那就留下来预防万一吧!

半个时辰之后,屋里终于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段霓裳兴奋地跑出来,“殿下,生了生了,是个小郡主呢!”

“哈哈哈,太好了!”赵栩去就抱住段霓裳,来了一个1080度的大旋转。

天亮后,整个杭州城都沸腾了,济王殿下发出公告,为庆祝小郡主的诞生,全浙江税负减半。

税负减半,减掉的可不是小数目,怎么说也有几百万两。

其实,赵栩早就计算过,前些年浙江一直在方腊手里,朝廷那是一两银子也看不到,相反还要派出大军征讨。

大军出动,军饷、粮饷、战略物资等等一样少不了,哪一样不需要花钱?

可以说因为浙江的事情,朝廷每年还要花进去数百万两银子。

现在,方腊已死,百姓安居乐业,农业、商业、手工业迅速恢复,甚至在商业和手工业方面还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整个浙江可以说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钱塘江江边,宏大的神匠院拔地而起,这里占地千亩,里面各式各样的工厂、作坊多不胜数。

从济州赶来的专家、匠人在这里开办者研究所、培训班,同时也指导着当地的匠人、工人展开工作。

赵栩带领着一堆人前来参观,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小心介绍着,“殿下,咱们火药厂目前可以日产火药100担,每天能制造开花弹500个。”

赵栩满意道:“洪厂长,干得不错!一点要记住,安全第一,厂区之内必须严禁火烛!”

洪厂长点头道:“殿下放心,我们整个厂区都没有火种,每天进出在门口都有检查!”

拍拍他肩膀,赵栩说道:“要有专门的安全员,不间断地巡视,安全问题绝不能马虎!”

出了最偏僻的火药厂,接着他们去了火炮工厂,这家火炮厂每天能做出10门新式火炮。

在这里的研究中心,首席匠人、原梁山好汉、轰天雷凌振拿出一个似手榴弹的东西,“殿下,这是按照你的意思,经过我们三个月的研究,现在,这个手抛雷终于做出来了。”

赵栩闻言大喜,“哈哈哈,好,走,咱们去试验场试试!”

一盏茶时间后,当“轰”的一声巨响出现在40步外,浓烟散去,只见放在那里的酒坛子碎了一大片。

走到跟前一看,大约直径10步以内的坛子全碎,赵栩点点头,“威力还不错,就是不知道,这手雷的产量能达到多少?”

凌振摇了摇头,“殿下,这个手雷现在产量很低,一天也就只能做出100个左右,主要就是外壳和点火开关不好弄,废品率太高!”

赵栩往后面扫视一圈,最后把金属材料研究所的匠人头叫了过来,“马所长,你要安排人帮着火炮厂解决掉这些难题,这些事情都非常重要!”

马守才以前就是一个铁匠,在济州的时候他的铁匠铺生意最好,因为他发现了几种铁合金,试制工具或者兵器后性能极好。

由此,他也引起赵栩注意,用重金把他请到神匠院,领着一批善于思考的铁匠、铜匠、锡匠成立了一个金属研究所。

“殿下放心,回去后我就马组织精干力量解决这个问题!”

再后面检查的就是纺织和制衣工厂,赵栩对这些工厂都非常满意,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纺车手工织布,手工缝衣服,但采取流水线、分工操作之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能满足军队的需求,还能生产许多的民用产品。

生产的恢复,让林帅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军事行动有了更大的信心,也促使他对造船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宝船以及大小福船的生产,在钱塘江边绵延好几里,基本每过十天八天,水师李俊等人都会派人前来接手新船。

赵栩对此也非常满意,他不奢求一次性就有千条船,他只要有百艘,就决定去攻打流求,200艘就敢东渡大海、攻打瀛州。

大宋水师并不是单纯的训练,他们以战代练,时间不长从长江口到流求的海岛都被他们控制,原本肆虐东部沿海的海匪全都不见踪影。

“殿下,如今我们兵强马壮,再也找不到海匪清剿了,你看我们是不是……”

赵栩笑道:“怎么着急了?哈哈哈,既然你们求战心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