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是孩子顽皮,往大了说这就是欺君之罪。
李世民虽然不至于追究什么欺君之罪,但是被自己儿子糊弄,关键是背后还有黄玉钟,这就让李世民有了几分怒意。
李世民觉得有点烦闷,忽然看到旁边的李承乾正一脸淡然的喝着茶。
李世民忽然有点好奇,忍不住问道:“承乾,你四弟这边,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李承乾没想到李世民会问自己。
他闻言思索了一阵,道:“此事虽然因黄玉钟而起,但也能看出,皇家对皇子的教育还有不足之处。”
“我看日后应加强对皇子公主的管教,而四弟这边毕竟是父皇的嫡长子,最好是给他委派名师,督导其发展。”
李世民一愣,道:“那你四弟呢,该如何处罚他?”
李承乾道:“最好是训诫一番,不过李恪毕竟是父皇爱子,还是由父皇定夺。”
李承乾并没有觉得李恪犯了多大错,
小孩子嘛,教育一下,长长记性就好了。
李世民忽然有点羞愧,自己的胸襟连这个九岁的孩子都不如。
严格来说,黄玉钟最初觊觎的,是本该属于李承乾的储君之位。
对于李世民而言,他生气的原因则不过是受到了欺骗。
对比李承乾的淡然,李世民忽然觉得这个儿子在某些地方,似乎比自己还要成熟一些。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改变了主意,道:“你说的不错,是该训诫一番。”
“身为皇子,竟然出宫结交不明人等,得让他知道这是错的。”
李承乾只是听着,没有再发表意见。
李恪是李世民的儿子,怎么处置自然由李世民说了算。
随后,李世民赐膳,留李承乾在甘露殿用膳。
膳后,李承乾告退。
李世民下意识的想叮嘱李承乾不得荒废学业。
话未出口,李世民自己就笑了。
这个小子如此勤勉克己,哪还用得着自己嘱咐。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突然发笑,有些不解其意。
他却也没有问什么,告退离开,回到了承乾宫。
~~~~~~~
次日,中书省传出圣旨,昭告天下。
前隋名宿黄玉钟为圣皇和圣皇子感化,归顺大唐,因年事已高,授散官光禄大夫,教习皇长子李承乾。
此召一出,天下震惊。
黄玉钟是什么人,那是隋朝的死忠啊,而且是前辈名家,声望极高。
如果他出来振臂一呼,都能拉起一支军队造反。
以前大家都以为他死了,谁想到他不但没死,还出山归顺了大唐。
当年王世充逼杨侗退位,满朝文武只有黄玉钟敢跟王世充叫板,他某种程度是部分隋朝旧臣的心灵寄托。
很多人都以黄玉钟为榜样,发誓要寻找机会复辟。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自己的偶像怎么跑到敌方阵营去了。
一时间,许多忠隋份子在背地里各种哀叹。
除去这一小撮怨声道载,甚至不愿相信黄玉钟归顺一事的隋朝余孽,普天之下却都在感叹圣皇仁德,连顽固不化的黄玉钟都被感化。
自这一日,李世民的声望再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李承乾一曲琴乐,收服黄玉钟,开十里桃花,展现圣迹一事也被捅了出来。
这一下民间可炸了锅。
你说的再牛逼,都是空口白话,老百姓哪知道什么圣啊、仙啊的。
但是你说十里桃花一朝开,那就都明白了。
这是神迹,承乾殿下是神仙下凡啊!
一时间民间疯传李承乾的神异,甚至衍化出来各种版本。
最神道的说法是:“皇长子乃是乐圣下凡尘。
一声琴响,满城桃树发颤。
两声琴响,满城桃树结花苞。
三声琴响,满城桃树花开。
他只弹了三声响,就十里桃花开。
若是再弹一声,就有十里蜜桃吃了。”
吃瓜群众大吃一惊,纷纷表示承乾殿下是陆地神仙。
李承乾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传的如此神道,他正静静的站在仁文阁外。
今日该是黄玉钟来教习的第一堂琴课,他还是颇为在意的。
宋青衣也笑呵呵的站在一边,虽说今天没他什么事,不过他很乐意来看黄玉钟的笑话。
嵇明和秦柏松立在一旁。
宋青衣一撇嘴:“这李二也真是厚脸皮,竟然抢自己儿子的功劳。”
他在吐槽圣旨里说的“圣皇感化”。
李承乾倒是不以为意,他重视的是黄玉钟的琴艺和道学。
黄玉钟此人不但善古琴,还通晓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