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天子诏书 求收藏,么  大唐之少年宰相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荥阳。郑氏。

良田千里,庄园座座。

巨大的主家宅院,雄踞大地。其内,假山、花园无一不足,美不胜收。

它的规模,甚至大到媲美荥阳县城的地步。

这里,就是五姓七宗之一的郑氏。

东苑。书房。

郑氏族长坐于主座,对面全是族中三代的精英男子。

此时此刻,书房异常安静,所有人脸色肃穆。

因为:

今日早晨,两封家书从荆州与长安,发了回来。

郑三子(右武卫大将军)、郑七子(荆州刺史),双双来信了!

“咳咳!”

郑氏族长微咳一声,严肃道:“大家都看了书信,说说吧。这桩婚事,我们郑家是许还是不许?”

此问一出,一位族老开口说道:“世家嫡女下嫁寒门,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哪怕郑七子在书信中将那个孩子夸了天,但他目前依然只是个寒门小娃娃。”

“二叔说得没错!”

一名中年男子起身,鞠躬一礼,道:“我郑氏传承千年,从来没有嫡女下嫁寒门的例子。如果真答应七弟的请求,传扬出去不是会让其他几家笑话吗?”

伴随着此二人的言论,不少人纷纷点头。

然而……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诸位,可郑七子在书信中拿自己的姓氏担保啊!”

此言一出,全场沉默。

姓氏做保,这几个字的份量实在是太重了。

华夏文明以父系传承,其中姓氏是传承的重要依据。

郑七子以姓氏做保,就相当于拿自己的那一脉在做赌注。

一旦神童为假,或者名不其实,那么族长可以直接将郑七子一脉踢出族谱,赶出家门。

从此,郑七子将不准姓“郑”。

对于古代人而言,这是涉及祖宗的耻辱,甚至比抄家灭门还要严重。

也正因为如此,郑氏才在今天专门召集族人开会讨论。

否则这种“世家女下嫁寒门”之事,根本没人理会。

“咳咳!”

郑氏族长再次微咳一声,开口道:“此事太过重大,我看要不这样?派一族人去荆州看看,若事情属实,则从族中挑选一旁系女子,嫁于那幼童。”

“旁系”二字,郑氏族长说得极重。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在郑家人看来,一介寒门神童哪怕再聪慧,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若不是看在郑七子的“书信”份,别说嫡系女下嫁,就算是旁系也不可能。

世家终归是世家。

想当初,太皇求亲,郑氏都没答应。

一介神童难道还能比天子更牛逼不成?

想多了吧!

“好!就这么办!”

“喏!”

回复荆州刺史的家书,快速写好。

一名中年男子携带书信,在下人们的护卫下,骑马前往荆州。

一天后。

通往荆州的官道,宣召车队同样也在飞速奔驰。

他们已经进入了房州,距离荆州只剩两州的距离了。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变暗。

车队开始扎营。

就在这时,远处响起串串马蹄声。

李靖的亲兵卫队闻声,立刻翻身马,准备迎敌。

“何人到此?立刻止步,否则杀无赦!”

马蹄声立刻停止了。

“前方可是宣召天使?敢问兵部尚书李靖大人,是否在此?我乃荥阳郑氏!”

什么?世家之人?

亲卫队一惊,连忙报李靖。

得到回报,李靖点头,同意他们过来。

营帐。

“郑恒见过李大人!”

一位约莫三十五六的锦衣男子,向李靖行礼。

李靖摆摆手,微笑道:“郑家之子为何星夜赶路,欲往何处啊?”

“大人,我等准备前往荆州见七兄。”

“哦,郑刺史吗?”

“是的!”

“郑家有何要事啊?”

“额,这个,这个嘛……”郑恒言辞吞吞吐吐,似乎不想回答李靖的问话。

见得如此,李靖也不想多问。

毕竟对方乃世家之人,不论在朝堂,还是在民间,都拥有无比恐怖的力量。

“行了,你们走吧!在荆州见到郑刺史替我问候一声。”

“是,大人!大人告辞!”

郑恒拱手一礼,退出营帐。

随后马蹄声再次响起,快速消失在远方。

……

两日后。荆州刺史府。

“恒弟见过七兄,见过七嫂!”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