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春耕  明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得到高炉开工的消息后,薛仲也就可以把心思放到民生和军队了,之前他一直把心思放在邬堡修建以及石碌矿场,没怎么关心军营的训练和卫所春耕,训练都是薛武在负责,自己抽空去看下,春耕的话一直是李朝年、刘尚两人在忙,薛仲都没管过,当天在邬堡休息一夜后,又和薛方交代了一些事并从海南卫巡船中抽出十艘交给他,另让李铁匠再添四炉高炉后就匆匆反悔卫所了。

指挥府里,李朝年早就等着薛仲了,刘尚此时在几个千户所里忙着视察春耕进度,指挥所这边则是李朝年在帮忙看着,今早薛仲先让人回来通知李朝年说下午要视察卫所春耕,李朝年也在吃完午饭后就在指挥府等着薛仲了,在薛仲到府之后,几人直接骑着马前往指挥所北面的屯田。

薛仲看着田里的军户播种完的基本都在农作除草,还没开始开垦的军户也在薛仲发下去的几头耕牛的帮助下破土播种,但毕竟对于两千多户军户来说,五头耕牛还是太少了,没办法,李朝年等人家里也有农作,而且现在屯田归还卫所,不可能让他们免费捐献耕牛。

李朝年看薛仲看的出神,顺势将指挥使春耕的进度说出,海南卫二十几万亩屯田分散在卫指挥所与各千户所之间,卫指挥所有两千七百户军户,屯田七万多亩、目前除开北面的屯田,其他三面的屯田已经播种完了,北面占田最多,现在还有一万多亩在抢耕,而五个千户所的进度也比较快,除了崖州和昌化那边因为坡地较多进度较慢外基本都能渡过去,而卫所的坡地由于薛仲的命令,基本都是种植一些蔬菜,等屯田播种完后再抢种坡地,时间应该都来得及。

“李同知,不知往年坡地都安排种哪些作物?”

看着农忙的军户们薛仲连忙问道,毕竟他对种田这块还真不怎么了解,他前世小的时候由于普及高产稻,所以大米的价格一直不贵,蔬菜也是家中长辈在弄,他也就种点玉米、土豆的时候能帮点忙。

“禀大人,基本都是些白菜、青菜以及小豆之类的蔬果,有些较为平坦之地则是用于养桑”

“没有番薯和玉黍吗?”

听到了薛仲对农事感兴趣,李朝年立马将海南卫往年的种植划分说了出来,而听到李朝年的回答,薛仲也追问道有没有玉米、土豆、番薯等作物,毕竟这些作物高产,而且容易伺候。

听到薛仲问道玉米、土豆等作物后,李朝年反应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大人说的是玉黍、番薯等作物吧,早些年下官也看过徐少保的《农政新书》,随后也安排人从广东、福建等地引进种植,成功之后才发现这些作物虽然成熟较快,果实较多,但基本长期食用会使人面色发黄,气力下降,作为辅食可以,作为主食的话则有些不好贩卖,并且琼州从未缺粮,所以此物在琼州等地反而纯属鸡肋,不过现在大人集结军户操练,倒是可以种植此物搭配以作军粮,不过现在去采购种子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等夏收之后秋冬二耕才能播种了”

薛仲从李朝年语气之中感觉出琼州本地农人对玉米、土豆的兴趣不大之后倒也没强制种植,毕竟李朝年等人说的在理,琼州的确不缺粮食,只要耕种得当,老天赏脸,基本都能够吃,而且还能卖到江南、福建、广西等地,看来若是想大力推广种植几种作物,得等到薛仲进入天下人的视野后才行,琼州虽然不缺粮,但是这些作物在北方和西南山区这可是宝贝啊!不过就算推广,也得等平定后金、流寇之后,毕竟衡制两方的重要物资就是粮食,现在推广只是为两方徒做嫁衣罢了,看来只能等下次农耕再种植用以军粮了。

看到薛仲沉言不语,李朝年继续说道:“今年若无天灾,按往年三季亩产五石左右的产量来看,来年一共可打一百一十多万石粮食,加蔬菜的话,单单军营怕是消耗不了这么多,大人准备如何抽取今年农赋?”

“往年是如何抽取的?”

李朝年问的这个问题倒是把薛仲难住了,他家可从来没缴纳过赋税,毕竟有些阳武侯府的庇护,也没有官员敢跑到他家收取农赋。

“禀大人,原本卫所是只抽两成农赋,但由于从崇祯三年、崇祯十年,以及十二年起陛下加派辽响,往年说的都是抽屯田三成农赋,只不过咱们琼州地远,从未派人查收,所以每季基本都是抽军户二成半交,存在粮仓,年底运往广州,另抽一成卖往江南、福建等地用作所里开支,军户们还能留下六成半,平均每户基本都还有九石左右的粮食,一年下来寻些野菜勉强能度日,但是今年大人分给军营军户屯田,且说帮缴农赋,卫所这应该交三成,所内只能留半成,大概是五万石粮食,合算大概七十多万斤粮食,若是搭配卫所坡地蔬果,刚够日常养军,若想存粮的话啊,得等到下季农耕种植玉米等作物,待收获之后才有存粮。”李朝年拱手答道

“九石?军户们够吃吗?”薛仲皱眉道。

听到薛仲的疑惑和语气中的不满,李朝年只得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琼州地域特殊才能有年三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