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崇祯十四式燧发枪  明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拿着燧发枪的薛仲也激动地握紧了枪杆,随后找到了人群中的李铁匠询问起这杆枪的造价怎么样,还有多久能把仓库的铳管组装成枪支。

“禀大人,此枪零件均使用琼钢锻造,按市面二十两一斤的苏钢算,但这一杆枪的造价就达到了一百九十多两,如果将仓库里近四千支铳管全部制成枪支,单打造零件需要十五日,组装可以一边打造零件一边组装,而且由于水讯还没过,火铳厂那边每日都有三十根新的铳管,而且南北军营那边还有近三千杆鸟铳,这些鸟铳中应该还有可以拆卸将铳管重新刻画膛线的铳管,一个半月后最少能拼装出七千杆燧发枪,还请大人为此枪起一个名字”

薛仲得到李铁匠的回答后,不禁激动地拍了拍李铁匠的肩膀,七千杆燧发枪,这代表薛仲这次北行绝对可以依托大盾正面抵挡住满清铁骑的冲锋,听到李铁匠最后一句话时,薛仲沉默了一会说道:“就叫崇祯十四式吧,还有!这次参加研究燧发枪的师傅每人一百两,学徒五十两,你单独找薛方领五百两。”

“谢谢大人!!”听到薛仲的赏银数额后,李铁匠和一众铁匠全部大礼跪拜在地,搞得刚刚跑过来的学徒一头雾水,跑着跑着就跪下磕头了。

在将众人扶起来后,薛仲又接连让人拼装了其他枪,最后定出了“崇祯十四式”的最大射程,“崇祯十四式最大能射到四百五十步远,将近七百米,而对于着一层甲的敌人,实际杀伤射程达到了二百步,将近三百米,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苦味酸火药的威力太巨大,每开三十枪就需要冷却一下枪管”。

可以说,在这个平均射程只有百米的大明来说,在不考虑弹药和补给的情况下,薛仲完全可以对正面冲锋的所有敌人进行屠杀式的射击,就算过几年装备了大量滑膛燧发枪的欧洲火枪兵,最远射程也不过只有两百米。

枪虽然做出来了,但是底下的士兵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而且从琼州到辽东实在太远了,补给线太长了,薛仲到辽东之后每一场战斗都要节约着打,而且安装四十厘米刺刀的“崇祯十四式”长度已经达到了一点七米,南北大营的长枪兵也要全部换成火枪兵,其中身高力大的则是换成大盾兵,如果军阵被围,火枪兵能在身后尽量射击。在安排完李铁匠尽快回收长枪和鸟铳后,薛仲让其再打造三千面刀盾,另外让火药厂加班加点制造“米尼弹”,现在虽然火枪的药筒有十八万筒,但是米尼弹只能跟南北大营的训练速度,薛仲可不想到了辽东之后演着有枪没子弹的故事,李铁匠没有办法,只能暂时把钢铁厂的学徒全部派到了火药厂制作“米尼弹”,就算这样,每天除了补给南北大营训练外,也不过只能留下三万多枚的库存,一个半月之后也就能存够一百多万枚,而且现在南北大营的火枪兵加起来只有三千名,这一个半月会不停地增加人数,到后面可能一天都存不了五千枚。

薛仲无奈之下,只能让李铁匠再招一千学徒制作子弹,现在才七千火枪兵就为弹药着急,薛仲已经不敢想自己有了几万火枪兵后每天打出的子弹是多少钱了。

自从制作米尼弹和火炮之后,钢铁厂能卖的铁料越来越少,估计薛仲手下的部队再大点时,要不就扩大规模,要不就只能自给自足了。

在安排完一系列事情后,薛仲则是拿着火枪回到了指挥府,然后立马将郝虎和薛武叫到府中,分享了“崇祯十四式”,在得知一个半月后只有七千杆的数量,两人眼里的火花简直都快溅出来了,就差打一架决定分配数量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