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请旨南伐  明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周边的藩属说话。

现在大明风雨飘零,鸿胪寺卿的位置自然也当不得什么重要职能。

看到鸿胪寺卿后退半步,薛濂轻点了头略表谢意后便开口道:

“万岁!两广总督薛仲遣人拨稻米一百五十万石北,预计三月抵达天津,臣此次进宫便是告知万岁此事….”

“辛苦阳武侯了”听到薛濂进宫,崇祯就察觉可能是好消息,没想到是薛仲又送粮了。

这样一来,自己想让孙传庭围困大洪山李闯的事就能敲定了。

一百五十万石粮草,加内库中的三十万,足以在运转皇宫的同时给洪承畴与孙传庭运粮,并能坚持到秋收。

薛濂看到崇祯面露喜意,外加他知道了随州的捷报,猜出崇祯心意的薛濂顿了顿又开口道

“陛下,北地的事情薛仲已知,并且在送粮北的同时还从韶州府调五十万石粮草走水路,经洞庭湖将粮草运送给了孙伯雅,薛仲说领万岁开府权力,当为大明尽忠。”

“好!大伴!起旨,加封两广总督薛仲为太子太保,赐蟒袍!望其勤政爱民,不负圣恩!”

听到薛仲不禁往京师运送了百五十万稻米,还给前线的孙伯雅运粮,崇祯心头感动之意不必多说。

这已经是薛仲第四次运粮了,几次相加,两广的赋税基本占了大明去年的三分之一。

在此之前两广不过是江南与湖广、四川、河南之后的赋税之地。

薛仲到两广后,崇祯才感觉自己位至今唯一阔绰了一次,自己也终于能施展了一次手脚。

往年的朝臣只知哭诉国库空虚,却不想为国增收,想着想着、崇祯都想把薛仲调回顺天,加封阁臣携领六部了。

不过这也只是崇祯个人的臆想罢了,先不提薛仲愿不愿意,但朝中的文臣就不会同意。

薛仲今年不过二十八岁,哪怕近百年最年轻的首辅,也不过是如今的周延儒。

即便如此,周延儒第一次入阁也三十六岁了,想到这里,崇祯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果薛仲知道崇祯的想法,估计得被吓得发慌。

“臣代薛仲谢过万岁!”

听到崇祯加封薛仲为太子太保,薛濂立马表谢意,如此年轻便加封为太子太保,自己这个堂弟,恐怕是今朝为唯一人了。

“阳武侯不必如此,应该是吾多谢你兄弟二人罢了!”

看到薛濂行礼致谢,崇祯立马微笑回答道,当他说完这些后,才看向了薛濂背后的鸿胪寺卿:“不知鸿胪寺有何事?”

鸿胪寺卿求见、这在崇祯朝可是稀罕事。

自神宗后,大明藩属已经不过数国了,如今还略显听话的也就是南边处于分裂状态的安南、还有南掌、东面的琉球国了。

南面的东吁缅甸与驻守云南的黔国公多有摩擦、长城以北的土默特蒙古诸部皆服从清虏,朝鲜也委身与清。

崇祯实在想不到鸿胪寺还能有什么事,除非东吁缅甸又进犯云南了!

“万岁!前日南洋有汉民至鸿胪寺喊冤,臣在通晓问题后才来叨扰万岁的…..”

听到崇祯与薛濂结束对话,鸿胪寺卿立马前诉说了此行的目的。

“南洋?吾记得四年前已经警告过南洋弗朗机人,这次又是怎么了?”

听到又是南洋汉民,崇祯立马想到了四年前的南洋事宜。

明朝现在自己都忙不过来,所以当年崇祯得知南洋有人加害汉民时也不过是让人斥责弗朗机人。

而自那之后也就没听到南洋有什么事了,毕竟自旧港宣慰司被废除后,明朝对南洋的掌控力就日渐下降。

到明末时,南洋诸国只知道北面有个大明朝,还有一个大皇,其他的早就忘了。

“万岁!南洋之事臣已询问完毕,这是南洋数万汉民共同书写的文书,原本过于长大,臣翻阅过后令人抄写至奏疏之,其中诸多事情臣不好妄自评论,请万岁翻阅。”

说完之后,鸿胪寺卿将手的奏疏递给了前传递的王承恩。

由于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崇祯也就随意的接过了奏疏,并缓慢的翻阅了起来,但看到其中的内容后,崇祯是越翻阅快,最后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直接将奏疏狠狠的砸在了桌案。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