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机会  宋志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赵鼎也知道如今大宋朝面临的不仅仅只是金人南侵的问题,更多的问题反而在大宋朝自己本身。

然而,想要解决这些难题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否则,当初正如王安石那样的大才之人,最后也只能折戟沉沙。

而且,如今的大宋朝比之前神宗时期,问题更是突出。如今的大宋朝就像是一位暮气沉沉的年迈老者,浑身上下皆是病痛。

可也正如赵桓所说,想要改变这些问题,让这位暮年老者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势必要行一些手段。

也正是因为这样,赵鼎才没有去阻止赵桓的意思。只不过,赵鼎对于赵桓想要改变大宋朝的现状,的确不容易。

如若一旦失败,势必会教人粉身碎骨。

见赵鼎许久没有开口说话,赵桓再次突然开口说道:“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去解决,势必将来还是需要人去解决。”

“但是,待得他日再来解决,怕更是会难上加难。”

赵桓说的其实已经很委婉了,毫不客气的说,这些问题只要日积月累之后,亡国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但是,这种话赵桓却不能当着赵鼎的面说。更何况,既然赵鼎已经猜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么对目前积累的这些问题会导致将来何种后果,想必他心里也应该清楚。

果然,当听到赵桓说的这句话,赵鼎终于开了口。

只见他长叹了一口气,无奈道:“既然官家已经做了决定,臣便一同跟随你便是。”

尽管到了这个时候,赵鼎并不清楚赵桓将要具体如何行事,但是他依旧选择了支持赵桓。

这不仅仅只是因为赵鼎相信赵桓,而且说实话,赵鼎心中其实也是对此十分的期待。

如若,赵桓当真能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他赵鼎势必会将在史册之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赵鼎为官虽说也是为了报效朝廷,但是谁心里又没有一个能流芳百世的梦想。

其实对于赵鼎心里是怎么想的,赵桓并不是很关心。赵桓想要的只不过是赵鼎的一个态度。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赵桓渐渐地发现赵鼎这个人的能力其实要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强上不少。

为人低调,心思缜密。同时又不拘泥于小结,该仁慈的时候仁慈,该狠辣的时候狠辣,甚至有时候为了能够达到目的,也可以不择手段。

所以,在接下来自己推行一些政策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帮手。

正当赵桓说服赵鼎上自己这条船的时候,耿南仲府上也同样进行着一个小会议。

这一次的会议,耿南仲并没有邀请李邦彦等人,而是寻了两个自己的死党。

所以,此时坐在厅中的除了耿南仲自己,还有唐恪以及聂山。

刚待三人尽数落坐,耿南仲便笑着说道:“今日朝堂之上闹得这一出可实在是让人贻笑大方。”

见耿南仲提及此事,唐恪与聂山也是纷纷摇头笑着。

不过,聂山却突然眼睛一亮,对耿南仲说道:“希道,某觉得此事倒是给我们一个机会。”

原本只是将徐处仁与吴敏一事当作笑话来看的耿南仲见聂山突然说了这么一句,一时没能领会他的意思,于是便收敛了笑容,一脸疑惑地看着聂山。

而同样不理解的唐恪也对聂山问道:“贲远,你这是何意?”

见唐恪这么问起,聂山也没有丝毫拐弯抹角的意思,于是便刻意压低了声音,解释道:“虽说我等如今答应了李邦彦等人相助郓王成事,如若此事一成,以我等如今的权势怕会吃亏。”

唐恪依旧满脸疑惑,但是耿南仲听了聂山的这番话,却是已经完全明白了过来。

于是,只听耿南仲对聂山问道:“贲远之意,可是到陛下那里弹劾二人,事后由我等来接替他们?”

唐恪此时才明白聂山之前那话的意思,于是便开口追问道:“果真如此?”

闻言,聂山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从今日之事可以看出徐处仁本就不会与我等站到一方,那不如直接将他贬出京都。”

当听到聂山想要借助此事将徐处仁贬出京都,耿南仲却显得有些犹豫。

毕竟,在此之前,耿南仲与吴敏二人的关系并未交恶。

如若当真借助此事将徐处仁贬出京都,那么吴敏势必也会遭受到牵连。

见耿南仲并未表态,反而这般犹豫,聂山哪里不知晓耿南仲如此犹豫的原因。

于是,聂山便继续开口说道:“反正吴敏并未答应相助郓王,一旦我等事成之后,他与我等终归已是两路人。”

唐恪也不傻,只要将吴敏与徐处仁挤走,那么自己在仕途上也很有可能更进一步。

所以,唐恪这时也连忙对耿南仲开口说道:“贲远所言甚是,我等终归与他不是一路人。”

见唐恪与聂山都这么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