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夜色撩人,江景动人  串错历史场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昌平的离去并没有让诗会的气氛有所冷清,反而因为姜青的告诫诗加燥热起来,佳作一出,谁还会在乎如丧家之犬的落魄书生。

诗会中有负责抄诗的抄手,以及传诗之人,虽不似跑马传诗那般夸张,但在圈内的传播速度也是极快。

抄诗人遇上好诗,下笔都更用力,隔壁的小花船上的众人更是来到甲板之上,个个翘首以盼,等着诗仙的佳作出场。

见到昌平出来时,他们以为是传诗人,顿时欢呼雀跃,不料想,昌平跳上小船,径直离去了,众人瞠目结舌,好在没等多久,正真的传诗人出来了,一首《观书有感,令人群沸腾。

公孙韵锦听完姜青的诗后,心中又悲又喜,悲的是姜青并没有用她的诗,喜在姜青不仅文采斐然还是个胸怀宽广之人,终究喜大于悲,她再次看向姜青时,眸中满是欢喜。

乐正琴看到妹妹这副模样,无奈摇头叹息,这丫头没救了。

“哈哈哈”姜儒大笑,“没想到弟不仅文采出众,女人缘更好。一位佳人再侧,却还有另外一位佳人相帮。”

场中的人面露疑色,文王突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刚刚的诗不是殿下写的?在场的人中,文采不怎么样,揣测人心个个都是好手,看看姜青身旁的张照君,再想到不请自来的公孙韵锦,众人立马就想到文王所指是谁。

“殿下之前,直接了当的说写不出,后来却又改口,着实让人怀疑。”

“是啊,只听闻殿下诗才了得,却不曾见他亲自写过诗,若真名副其实,为何不第一时间就写一首呢?”

“公孙姑娘的诗才大家都知道,莫非这首《观书有感真的出自她手。”

元姓才子领着众人议论起来,姜青嘴角勾起邪邪的笑容,既然姜儒想要诗会变得更加热闹一些,那就遂了他意。姜青起身,众人以为他要做出解释,却不想,他竟对着公孙韵锦谢道:“多谢公孙姑娘。”

“哗!”全场一片哗然,短短的一句话,引起无限遐想。

身为当事人的公孙韵锦,再明白不过事情的真相,她虽不明白姜青为何要这样做,却也立即起身还礼道:“殿下不必客气。”

“这么说,殿下是承认了《观书有感是由公孙姑娘所作?”元姓才子突兀的声音打断了这副绝美的道谢画面。

话说到这个份上,今夜的窗户纸也算捅破了,姜青的诗名如同雨后春笋,成长的太快,圈内早有质疑声,凭什么一个只写了三首诗的人却能被称作诗仙,今夜便是戳破这个谎言的时候,皇子又如何?欺世盗名这种事情,为天下人所不耻。

姜青瞥眼看过去,元姓才子一脸正气凛然,雄赳赳气昂昂,如同一只得胜归来的大公鸡,炫耀着自己一身亮丽的毛发,“这位兄台,天桥下的风味道如何?”

“什么天桥下的风,小生不曾去过天桥之下,还请殿下正面回答小生问题,莫要扯开话题。”

“原来你不是天桥下面说书的?那为何满口胡言?”

“你!”元姓才子气急,“小生,小生什么时候胡说道了,方才是殿下自己承认的。”

“我承认的?”姜青不屑的笑了笑,“我承认什么了?我不过是谢谢公孙姑娘,这跟《观书有感是不是由公孙姑娘所作有何关系?”

“若不是公孙姑娘所写,你为何要谢她?”

“你这话说的就有意思了,我谢她便是她写的,那我要是谢谢你,你是不是要说是你写的?哦,不好意思,你写不出来。”

“哄”,全场一阵哄笑,元姓才子的脸更是气成了猪肝色,却又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他只能用求救的目光看向姜儒。

姜儒目光冷淡,“我到想看看你还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不如这样?”小成王抢在姜儒之前,突然插话,他并没有看见公孙韵锦递纸条的一幕,不过姜儒定不会无的放矢,今日的诗会早已变味,最好的结果就是各自退一步,“在场都是才子名流,作诗自然不在话下,若是每人都作一首,岂不是要累死我表弟。诸位既然质疑我表弟的诗才,那就由我出题,表弟当着众人面来作,各位意下如何?”

小成王都主动说话了,姜儒也不好不给面子,反正他是不信姜青能大庭广众之下作出什么好诗来。

“我觉得不好”姜青说道。

“嗯?”小成王看向姜青,露出些许不满,难道这位表弟诗名真的有假?

“表兄出题,我怕到时有人会说,表兄与我商量好了,故意放水。”

小成王眼睛一亮,原来他在担心这个,随即大笑,“表弟放心……”

“不如有文王兄出题,我来作!”

小成王的话卡在喉咙里,半天说不出来。

姜儒先是错愕随即兴奋之情难以言表,这不是找死吗?他刚才还担心小成王倘若选了一首边塞为题的诗,万一姜青藏了一手怎么办?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